
有了上個禮拜的郡大山之行,體能也開始恢復,這趟畢祿山攀登又怎能錯過。
雖然,畢祿山不是我第一次走,但是前次中途受傷的慘痛,只讓我記得登山有史以來的狼狽,其他的全不在記憶裡了。

凌晨4:50即出發,想當然行進間拍的都會是爛照,要不是光線不足,就是晃動得像宋七力分身。
終於太陽要露臉了,光線正適合拍照,榮華一副悠閒樣貌,好像這趟是那麼的輕鬆寫意。

合歡北峰還看得到殘雪呢

走在林道裡,路程雖長(9公里),但是一早空氣清涼,加上懷著興奮的心情,走來腳步輕盈

吉哥還不時提供植物的常識,讓我不只是默默的走,還能汲取更多

簡易的梯子。嗯……不過是這趟路的小菜



路旁儘是含苞或是剛綻放的花兒,約莫再兩週就要為這兒染上一片豔紅

我們猜測這是熊兒的傑作,乾淨的剝去樹皮,連高約2米7的橫枝上頭也剝了一半。
料想應該沒有這麼閒的登山客吧,而且也不希望有這麼沒水準的人們

大夥兒駐足看著那頭已經為日出染成金黃的山頭

一串小燈籠



我回過頭,太陽已經寫著早晨,這頭月亮還沒完全隱去,好個藍天半月

看著大自然給的禮物,卻讓無知的人們啃(墾)得禿去一塊,心裡很是難受。
大自然不會反撲,只是做它自然會做的事。不過人們承受不起。

好像玄關上的珠簾,迎賓的裝飾


坍方後岩石顯露出的肌理






榮華壓後,自由的隨處拍。而我,都拍



層層堆疊的岩層,好像可以看出這地區的歷史


太陽在山的一側已經是熱力四射,我們在這岩壁裡仍是一片晦暗。但是高聳的樹木卻染上金黃,有著強烈的對比。




接連的金黃的樹木,好像銅人陣。要我們準備接受考驗



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


感受到我所看到的嗎?希望我沒太漏氣







剛硬的岩層線條,讓盛開的花朵都調和了




雖然這岩壁看似隨時都會崩塌,但是這株樹並未妥協


「我有什麼,旺盛而已」,我解讀樹語



在充沛的水源地,大夥兒休息補充水份和熱量。至此,就像郊遊野餐一樣。

輕鬆的林道在這下坡就要結束了




待會兒就要從這攀爬上去了

潺潺的水流,不但滋養了大地,也滋潤了登山客

小瀑布下清澈的水潭



吉哥輕鬆的一面

看到吉哥拉的繩了嗎,有默劇底子喔

之後,我就善盡我攝影師的職責啦









不知怎的,我就是覺得榮華喜感十足




從這兒開始一連串陡上的路程


這張是我這趟裡最喜歡的一張,完全沒有後製。那意境和陰影對比,襯出山友執著前行的身影。

在林子裡大夥兒擦著防曬乳,不知道是不是我說不擦~~~老人斑都要被晒出來的影響

筆直的樹幹,宣告了高度已近3000公尺







赫然發現,一隻小狗娃娃被懸在標示布條上。

已經能看到奇萊主山北峰了



可惜了那禿掉的一塊






奇萊主山北峰積雪的傾斜面,映著陽光閃閃發亮

再親近一些





互相幫助跨越橫倒木



來到這面峭壁,大約是15~20公尺的高度吧。能不爬嗎?不,除非就此打道回府。

吉哥和榮華一馬當先


大夥兒接續的爬上了這面峭壁







誰能阻擋太陽,烏雲就是。可我不想,感謝老天,天氣棒透了。




鏡頭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些髒污,結果回來才發現




仰拍,應該感受得到這坡的陡度吧

這張呢


加油呀!陡坡一旦結束,就表示目標不遠啦

終於已經能看得見畢祿山頂


大夥兒的腳步也輕鬆了起來,因為快達成囉



站在畢祿山頂遙望南湖中央尖,前不久才完成的北一段,依然讓我悸動。




我、畢祿山與南湖中央尖

搞怪一下



用完午餐,不能耽擱太久,免得後半路程要摸黑。下山囉


回到峭壁,不同的是要往下去。有懼高症的我沒太多吞口水的時間,因為很快就輪到我

榮華依然壓後

請看下峭壁教學,三點動一點不動啦

結束陡坡的路程後,後續又回到輕鬆的林道,吉哥開放自由行。
我猜應該是榮華憋不住了吧,想要盡情讓身手解放。
改由吉哥壓後,我就隨榮華打頭陣。

就在一陣疾行後,突然榮華停住腳步,喊著我快往前移動。一個傢伙在林道上踱著步。
本來以為相機在回程可以好好的待在相機包裡,這時候我趕快掏出它,心裡再複習了一下,該用什麼光圈和快門捕捉這傢伙。

這傢伙雖然緩緩的踱著步,可是眼看就要鑽進路邊的草叢裡了。
我和榮華急著往前逼近,既怕嚇跑它;也怕看不清它。

只見它在草叢外的坡坎下鑽來鑽去

這中間的草叢實在太密了,只見個黑黑的身影在其中蠕動

慘!我們快失去它的蹤影了

很慶幸的那附近好像有不少它的食物,所以它不急著離開,繼續它的覓食。
不多久就移動到一塊我們還能清楚觀察到它的地方。
在擔心它會不會突然跑開,儘管自動對焦反而礙手礙腳,還是先拍它幾張,模糊就是了

想說如果錯過,至少還有個模糊照來頂著的心理安慰

果然,有了幾張後。再趕快切換手動對焦,漸漸的它的身影比較清晰了




雖然這鏡頭的焦段還是短了些,可是格放後還是能看得出這漂亮的傢伙。
是帝雉沒錯,現在更名為黑長尾雉。



是隻漂亮的雄鳥,那背上深藍色的光澤不時發亮





那長尾,在你的一千塊錢上出現過。只是我看到的是活跳跳的


這時候正是帝雉外出覓食的時候,對我們來說光線和時間正好,真是天賜的禮物





這張它背上的深藍更為明顯。
之後它又踱著步往他處覓食,我們也滿足的離開。由於是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看到它健壯活潑,真是打心裡高興。
尤其還能親眼得見,我們倆一致認為是先行的福利,沒有人跡的林道讓它放心的覓食,這真是我們這趟更彌足珍貴的經歷了。


有了帝雉的出現,後半路程我們的眼睛開始更靈活的搜尋所看到的。
就像這,我們猜測是熊拿這水泥樁磨爪的痕跡。

後來又發現應該是珠雞,儘管他警覺心很高,我們才靠近它就跑了開來。
但是我們躡手躡腳還是拍了下來,它背上的白點是我們這麼猜的證據。


在天快黑之前,我們終於走出林道。
估計後頭的夥伴還有好一段距離,不等他們到來一塊搭車回去,僅一座隧道之隔,我們決定穿越回到另一頭的民宿。
這時候可以好整以暇的洗個澡,把一天的汗漬和疲勞洗去。
後記:上網爬文確認了帝雉的身分,同時查到有位從事生態攝影工作近二十年的攝影家,十幾年來他專程上山拍攝帝雉,每次往往要在牠活動的山林駐紮一個星期,然而這些年下來,真正見到帝雉的次數也不過三至四次。
雖然我囿於鏡頭焦段拍得還不算清晰,可是我是登山客呀,並不是生態攝影家。這次的接觸已經讓我回味無窮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