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將近四個月沒往山上跑了,幾乎每天必下的午後雷陣雨,心情是隨排定的行程將近而上升,又在大雨取消後墜落。
本來這趟閂山是沒有報名的,臨時不回台中就趕緊問豪哥還有沒有空位,問的當下是滿座的,誰知第二天就有人因身體不適退出,才讓我有個機會補上。事後聽豪哥說北二段僅有這閂山才有視野,其他的充其量不過是成就百岳而已。還好我跟上了,走完閂山往後北二段就不考慮了,我只想去舒展身心,而不想挑戰什麼的。

這時候是水蜜桃產季,可是這嬌貴的水果一個十元個頭不大就是,或許品種不同,甜度不算高。

原本豪哥打算進入林道紮營,因為水源不定加上腹地不大而改到環山部落的環清宮住香客客房。事後更慶幸的是,抵達時那一帶開始下起雨來,雖然雨勢不大,可是足夠掃興的了。
不巧的是,該宮當晚有活動,上百香客盡興後散去,漸漸恢復平靜時也已經晚上十點半了,離我們一早起床的時間只剩下不到四個小時。

第二天比預定時間稍晚啟程,反正咱們人數不多,彈性嘛!
託豪哥的四驅車和技術之福,我們在顛簸中直達730林道無法再行車的11.7K柵欄處,這樣我們來回可以少走4~5公里。
開始起登大概是4:50,所以沒走多久就天亮了,這頭林道雖然幽暗,但是那頭山稜已經開始籠罩在日出的光輝,這會兒就是眼睛開始享福的時候。

到這處沒太多林蔭遮蔽的地方,大伙兒也利用充足的光線對遠山取景。我呢,就用他們入鏡囉。


大伙兒滿足的繼續著旅程。

因為我總貪婪的找尋拍攝的景色,所以走在最後頭,對面山嵐也得等大伙兒前行騰出空間才輪得到我。
壯闊的山巒和映著日出的谷中聚落,這就是耐心等待天晴和大老遠來的目的。只是那山頭我只認得左方的佳陽山,因為那面直洩千里的崩壁。呵,多走個幾趟應該會記得較多吧。

730林道已經廢棄多年,從11.7K柵欄起就沒有維護了,加上今年雷陣雨頻繁,草木長得格外茂盛。林道裡顯得非常原始,路跡多半不明顯,這樣至少還得走上11公里呢。




映著日光,林中開始有了生氣。

多是筆直的林木。


總算有個比較開闊的地方,大伙兒也稍微休息一下。

樹枝上掛滿了登山團體的布條。但是說起來這路線應該在百岳裡熱門度屬後段吧,只差不需披荊斬棘而已。

粗壯的樹木攔腰折斷,倒成了我們的迎賓拱門。



才走過又恢復荒煙蔓草,真個船過水無痕。

石頭上的青苔長得可真旺盛啊。






雖然是緩坡向上,可是這草間蛛網就是沒法憋氣好好對焦。對不起各位,只好說說而已。

這一路最讓大夥左閃右躲,偶爾慘叫聲四起,就是咬人貓的宣示主權了。這是咬人貓的幼株,別看它還小,那狠樣已經渾然天成囉。也表示要提高警覺了,附近有可能是雷區咧。



針葉前端都是露水,只是好像拍得不頂好。

繼續在草叢中穿梭,有些芒草超過一個人高呢。



一旁裸露的土坡,交纏著枯死的樹根和岩石,在光影的錯落下呈現猙獰的面貌。

林蔭大道?!



回頭看,月亮還在樹梢頭。

這時候的光線最棒,藍天綠樹色調最是飽和。

南湖中央尖山近在咫尺


我就是衝著這來的呀!




在一片青綠中不難發現這,儘管顏色並不艷麗。



心胸都隨之開闊了起來。


到閂山的登山口了,那表示11公里多的林道終於走完。稍微休息後就要繼續往上探訪的行程。那坡就是重頭戲的開始。


從這望向南湖中央尖,我們的立足點又高了不少。

抓緊時機就是盡情捕捉,也可以稍微喘息,讓快門去忙就好了。

跟著山川大氣了起來。

3000公尺左右的高度,只剩下低矮的草叢和挺拔的樹木,路跡也清楚。當然啦,陽光也毫無遮掩的灑在身上。






黑熊?!喔,不,那是小言在擺pose。








看來起伏不大又綠草如茵,給人像是出外野餐般快意的錯覺。



終於抵達閂山山頂,有三角點為證。

天氣好極了,視野毫無阻礙。

不免俗的和三角點來張合照。

從山頂一側可以看到德基水庫。


因為山頂沒有遮蔽,太陽晒得發燙,拍完照就完成此行主要的目的就趕緊下山去。時間上剛好回到登山口用午餐。




來的時候已經對茂密的林道了然於心,再加上來時總四處張望,所以回去就專心趕路,相機就回到相機包裡好好休息吧。
才踏上歸途右腳腳背就開始痛了起來。怪了!陡上陡下的山路沒事兒,怎麼走起林道反而不舒服。上回去大霸尖山走大鹿林道也是這樣。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終究躲不過的午後雷陣雨還是讓人難受,除了裡外都濕的感覺,還讓行動有些影響。但是這就是大自然呀,我們都是在大自然法則裡,至少我的心裡和相機裡都有著豐富的收穫。

晚上就在清境的美斯樂傣味店享受擺夷風味餐。只是我點到為止,不敢大快朵頤,免得我這趟的另一個目的破功,那就是減少些脂肪啦。哈哈哈!
不過那椒麻雞真是值得推薦啊。
最後也讓讀者也能看看閂山的風景,或許受限解析度沒能有多大的感觸,這樣吧,你們也親自去看看嘛。
看完你相片 感覺又登頂了一次
回覆刪除真是一趟 豐富及難忘的行程
感謝 豪哥的辛苦及大家的參與
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