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近出發的能高安東軍縱走天總算是沒什麼轉壞的消息,更何況我們還提早了一天主動掌握了好天氣,懷抱著一睹台灣最高的美麗大草原的心情,可是......
犧牲了兩片大拇指的指甲。
少了兩公斤多。
26~27公斤...
被淹沒...
不少的紅色蟲子...
...暗夜裡一對發亮的眼睛盯著你瞧...
...是坑、爛泥、或是絆馬索...
...背後是萬丈深淵...右腳的踏點滑了一下,身子往左側傾斜...
走得膽顫心驚...
忍受強風夾雜霧水的襲擊...
悻悻然離開...
不給我們看草原...
都結冰了...
水下有擾動...
一併都蒸發...
...躺在草原裡看著藍天白雲,享受陽光的溫暖與輕拂臉龐的涼風,呼吸著乾淨的空氣...
...解開束縛...
...像是蓬萊仙島...
終於成功...
阻礙了去路
空間有點侷促
...溺水...
...踩空倒頭栽...
就像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裡
...驚嚇百分百...
...再從時間裂隙逃了回來...
三個臭男人
單看以上的隻字片語,這究竟是怎樣的旅程啊!
凌晨五點在老地方會合,搭上豪哥的四輪驅動車開始往廬山方向前進,有了國道六號的快速便利,我們預計九點從屯原登山口起登。

在平地所賣的高山高麗菜一斤要價50元,反正我們是往山上去乾脆就在山路沿途找攤子買,一斤只要35元而且如假包換。

頭一天的午餐是跑到埔里包便當,只要走個半天就可以解決掉還省得背這餐的公糧。
只是車往登山口半途遇到一台中團的中巴,跟著它後頭慢慢走,加上到達後還花了些時間找停車位,整理妥當都已經十點多了,榮華嚷著直接吞掉就不用背這便當啦。
我想想還有香蕉,就和他、博聰三個人席地吃了起來。只是覺得還沒開始消耗能量,這滷肉便當顯得油膩得很。算了,照我的習慣還是不浪費全嗑了吧。

行前整理完背包曾順便上磅秤量了一下,約莫有19~20公斤,這會兒已經是整裝待發了,所以得再加上帳篷、公糧、相機包和香蕉,應該也有26~27公斤之譜吧。
在上肩的一剎那只覺得異常沉重。

不過今天目標是天池山莊,沿途落差尚且不大的登山步道,我們五人的小團體加上好極了的天氣,緩緩開步後心情仍是非常輕鬆。

登山口附近看來地質脆弱,仍維持崩塌後的樣貌,只開通了容工程車進出的路來。


坍塌的地表寸草不生,等到下一次大雨降臨又會再次改變風貌。



看來向老天祈求天晴終於如願。

走了一段開始想起幾年前也曾參加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只是從登山口進入不過一百多公尺就見到三處坍塌橫將步道截斷,而且當時天色還是陰雨天所以只能作罷。
倒是當時所參加的登山團體讓我非常感冒,當時我看好一檔股票會回檔到某個價位,就在等待中這行程也即將出發,由於為數六天我怕這機會一閃而過,等回來可能價位就開始回升。
再者出發的前幾天天氣也不穩定,所以我就曾詢問該團體會否如期出發,但是被告知前一天再看情形決定。可是前一天該團體連絡我我沒能接到電話,他竟不留言也未發mail或簡
訊通知我,一副非得電話連絡到人才說的態度讓我不便掌握時間而早早就賣出股票,事後果然如我判斷但是我已經多損失三萬多塊了。
錢是小事,倒是高山活動給這麼態度輕浮不在意的人帶,危險性相對的增高許多。所以這團體是我第一次參加卻也是最後一次了,倒是這過去的不愉快是一點都不會影響我的心情。

工人正在施工為橋樑重建,我們則從臨時便道通過,這裡本來非常陰暗,是因為我拉高ISO才能拍攝。

這趟路順著山勢曲曲折折,所以也有不少遮蔭的路。












雖然已經冬令時節,可是氣溫仍像是秋天的延續,草木仍然青翠,也偶有妝紅點綴,看起來賞心悅目。




這一路吊橋也有好幾座。







中午已經到達雲海保線所。





不免俗的來張合照。
因為便當早就吃完了,所幸消耗得還不多倒還不覺得餓,幾條香蕉下肚就夠了。

保線所全貌。
等豪哥和斌哥吃完便當就再度啟程。





這條路有不少崩塌而且路面不寬,林間偶而會有這種小型的挖土兼推土機,看起來蠻可愛的。

走近這片大面積崩塌的區域,聽豪哥說之前還曾覆蓋住剛巧經過下方的登山隊伍。
人類從來就沒有能力與大自然對抗,後繼的我們也只能在心裡為這些登山同好默哀致意。



崩塌的面積非常大,還得下切一小段再上行穿越。

回頭再看看大自然的驚心傑作,還好我們是縱走不走回頭路了。

之後的路更窄了。

中途休息我沒卸下背包就躺在路邊,抬頭看到的景色。













這時候已經將近下午五點了,天色開始昏暗。






樹木也開始被落日染上昏黃。

抵達天池山莊前的最後一座吊橋了。



吊橋免不了的晃動,我應該改用高速連拍的,這樣才能至少抓到一張對到焦的照片。

在前一個彎就看見整個渾圓的落日,只是因為位置不好遮蔽太多,但是等到走到這兒太陽卻只剩個蛋形了,沒幾分鐘就完全落下,可見太陽趕著離開呢。

已經走了13公里了。

沒幾步路就看到這指示牌,離天池山莊也只剩100公尺。

因為天池山莊在改建,只見天池山莊前密布著帳篷,還真熱鬧。

我們就在左側清出個地方來搭帳篷。巧的是和我同款的帳篷有三頂呢,我猜應該都是台中人(因為這牌子我只在台中鄉野情看過,而且又輕特價優惠很超值)。
晚餐和明天早餐就在山莊搭伙,好處是不用背這幾餐的公糧,壞處就是明天背包的重量和今天一樣並沒有減輕呀。
晚飯後稍事整理就早早就寢,也不過是七點多,這五天都一樣,睡眠時間非常充足,也把背包放進帳棚讓腳墊高,讓疲憊了一天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不過因為到此的登山團體有不同的行程,像我們是能高安東軍縱走,也有上奇萊南峰與南華山的,總是有不識時務的人,在大家都就寢後還大聲交談,不過倒還不用我們出面,已經有人出聲斥責了,因為這兒人很多的嘛。

第二天清晨天空才泛白,前往奇萊南峰和南華山的隊伍已經出發了。
而我們路線不同,用完早餐整理妥當,大約6:40左右才啟程。

遠方的山頭已經被太陽染上金黃,而我們走的林子裡仍昏暗。

深崛大山也有3000多公尺高,根據解說牌說為紀念日據時代日人深崛領隊攀登該處遇大雪全軍覆沒而以其命名為紀念。

已經看得到能高主峰了,它的前方是卡賀爾山,形狀就像是一對牛角。
從我這角度看起來兩處好像很近,只是從光被八表碑到能高山這段路卡賀爾山也不過是一半路程而已,而這時候還沒到光被八表碑呢。
這概念也是我回來看地圖才知道的,爬山嘛時時計算路程和遠近只會徒增艱苦感,不如好好欣賞沿途的山光水色,蟲鳴鳥語(眼前飛舞的蒼蠅不算啦),只要腳下不停,總是會到的。

清境清晰可見。



已經看到光被八表碑了。

這一路看到不少標示有手機訊號的標牌,不過這是咱中華電信才有的福利呀。

一路也有不少的解說牌,只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好好的閱讀一番,少了一些了解總是可惜。

光被八表碑以前遭雷擊削去的部分已經補上,同時也加裝了避雷針。
天氣好大夥兒的笑容也非常燦爛。

走到這兒路程輕鬆,所以拍起照來還能帥氣擺pose。


解說牌上有說明,我就不野人獻曝了。
『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電力公司延續日人所遺留的輸電工程基礎,在當時台電總工程師孫運璿的督導下,完成了台灣東西向輸電線路。民國42年竣工後,為紀念此「東電西送」的創舉,便於能高鞍部上(也是南投縣與花蓮縣界),設立了一座紀念碑。碑上刻有當時總統蔣中正所提的「光被八表」與「利溥民生」,寓以表彰此輸電工程可將光明帶至八方地表,造福大眾民生之意。』
原來背面還有字啊,也罷。懷抱著感恩的心就足夠了。
所以這光被八表碑是能高安東軍縱走必到的景點。

離開光被八表碑這趟才算是開始正式上菜。
我們已經沒入將近一個人高的芒草裡,托天氣好的福,雖然看不到腳下有些什麼,至少還不至於濕滑。

完全被淹沒

我們就在高高低低的箭竹林裡穿梭

逐漸往稜線挺進

回頭看看光被八表碑已經剩下米粒大小了。

像不像一對盯著你瞧的眼睛呢?

站在電塔下回頭可以清楚的看到奇萊南峰。

一段陡上坡

我爬山總喜歡四處望望(危險地帶例外),只埋頭向前很容易錯過另一個方向的景色。

嶙峋的岩石上有著五彩的植被,線條看來就沒那麼剛硬。

這也表示我們在高聳的岩石間循隙攀爬著,讓我的呼吸就好像加了大量煤炭的蒸汽火車,也提供了往上跨步的能量。



順著地形又往下鑽入岩塊中的密林裡。

看似峰頂在望,但是那不過是地形凸起的一處罷了,越過它才能想望下一個。

再回頭看看已成就的路程。

雖然走在稜線上沒有任何遮蔽,但是對我們愛爬山的人來說卻是最棒的禮物。
也唯有如此才有廣闊的視野,豐富的動植物,以及漂亮的照片。

這一側山谷幽靜的一面。

博聰也和我一樣,不時的獵取鏡頭。


豪哥是我們的領頭羊






卡賀爾山看來近在眼前,那對牛角也更明顯了。










在卡賀爾山的兩個牛角間停駐,每天的午餐得自理,開水則由豪哥統一煮,泡麵則是最輕便快速的糧食了。這也表示從這餐起背上的重量才開始減輕。
至於到達今天的目標──能高山,還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

離開卡賀爾山繼續往能高山邁進。

回頭看看卡賀爾山有沒有什麼不同,嗯~~~還是牛角。


又是一段得最大肺活才能應付的攀爬。


已經比卡賀爾山還高了。

與山體合而為一的愛山者身影。



又奮力結束了一段考驗。









老實說,在登上能高山的這段路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但是在天氣晴朗而且也才第二天體能充沛下並不覺得苦,尤其是看到四周的景色只會讓人直呼太值得啦。
能高山在日據時代與玉山、雪山合稱「台灣三高」,果然不容小覷。

經過一番奮鬥終於登上能高山,站在中央山脈的主線,我有我愛台灣的方式。








四周的景色
前面幾張接起來成為全景圖,點圖可以另外開啟大圖,再用瀏覽器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晰。
也有環景影片


盡享能高山上的快意後就下山往今晚的宿營處──台灣池。






晚上豪哥準備的好料──薑母鴨,登山雖累可不能虧待自己。
只是怎麼都對不到焦,原本以為是霧氣的關係,隔天才知道因為在能高山頂拍環景影片的時候切換成手動對焦卻忘了調回來,結果卻還沒想到,真糗。
這台灣池的池水除了看天池慣有的咖啡色外,還有不少的紅色蟲子,還好我這趟有帶著自製的活性碳過濾器,這東西已經做好了很久,到這趟才發揮功能,效果還不錯。
只是就算沒有這過濾器,混在這鍋料裡又已經過煮沸,誰還在乎這小小的加料,跟沒水就要命比起來真是微不足道了。

暗夜裡一對發亮的眼睛盯著你瞧,頭上的角高聳而對稱,顯示他是頭健壯的成年水鹿。
也難怪,這兒水草豐美水鹿自然聚集,因為第二天早上我到池邊洗手就遇到五、六頭。
牠們也不怕人,就站在坡上和我們對望。
也是早早就寢,只是半夜感覺一陣搖動,是地震。登山途中遇地震這倒是第一次,畢竟是靜止也才有感覺,我沒有動作繼續睡我的覺,為什麼?因為我就在荒野。

次日清晨雖然有些雲但是都不厚,陽光已經壟罩上方的山頭。
又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昨天晚上的滿天星斗已經預告了。
今天的目標──能高南峰。



同樣的,箭竹密密的覆蓋著路徑,只能根據草的起伏判斷地勢的高低,卻沒法知道底下是坑、爛泥、或是絆馬索(樹根或岩石),而且這路徑是在草坡上走出來的,地面有時是傾斜的,有時像是管槽般而且僅比一隻腳稍寬而已,所以重心很容易不穩或滑倒,走起來讓人戰戰兢兢的,速度自然也無法提升。
連豪哥這等身經百戰的也罵聲連連,其難度可想而知。我倒是慶幸拿著兩隻登山杖,就立在前面分開叢草以便看清路面,也減少很多窘境。

這樣吧,沉重的背包、顫兢的步履、腫脹的腳板都交給我,美景就分享給各位。















又鑽進箭竹林裡了

這下可是遮天蔽日的

在這幾乎是垂直攀爬,背後則是萬丈深淵。
我得特別感謝博聰在爬上去後還留在上頭確認我的情形,我在幾個踏點都不是那麼穩固又沒有可抓的樹根草叢下有點慌了,博聰適時的伸出手。
就在往上蹬的時候右腳的踏點滑了一下,身子往左側傾斜,還好博聰的手給了我莫大的安全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通往能高南峰的路上經過許多山巔,都不是廣闊的山頭,而是堆疊的岩塊,稜線兩旁也都是切削直下的坡面,若有不慎就得通知家屬了。對我這有懼高症的人來說真是走得膽顫心驚。
或許有人說,既然那是我最害怕的,在經歷過後自然就克服了。或者說又何必虐待自己,總讓自己面對這些。
老實說,也走了不下40、50座百岳,我的懼高症從沒有改變,我也清楚登山的身心負荷在經歷當時全憑意志支撐。不為攻頂,不為百岳,只想向自己證明,我可以的。還有美麗的風景作為回報,我獲得的超過我付出的。





往左側看去還能看見花東縱谷呢,因為我們就走在南投縣和花蓮縣的交界。










回過身看看剛剛走過的山巒,遠看是那麼平緩安詳,卻只有我們從中經歷的才知箇中滋味。
向前望能高南峰已經在眼前,只需再往上走個一百公尺。回頭再在這兒用午餐。

終於登上這十峻之一──能高南峰,能稱得上「峻」的,你會體驗它的名實相符。


我又登上一座百岳飽覽風光,怎能不雀躍一下呢。

就在我以相機包權充腳架調整的當中,卻拍下這張有趣的照片。

大夥兒都完成今天的目標啦。






前面幾張接起來成為全景圖,點圖可以另外開啟大圖,再用瀏覽器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晰。
也有環景影片

豪哥的iPhone無法上網,所以無法及時將照片上傳Facebook,我也拿著我的HTC Desire試試,倒是可以3G連網,我們乾脆到氣象局網站研判起這幾天的天氣概況了,根據預報推估
高低氣壓的變化應該還可以維持幾天良好的天氣型態。




能高南峰山勢險峻,下山的路同樣不好走,高度陡降的路徑還是掩蓋在小腿肚高的箭竹裡。
尤其是降雨的水順著步道往下流,卻多將步道蝕出大洞,造成這一踏點與下一個踏點落差超過80公分,或者與步道分合中開出分歧的溝來,我們只得左右切換行進路線,或者蹲下身先尋求可抓握和穩固踏實的點再下行,時站時屈再變更重心,全神貫注的走來可不若單純步道愜意啊。
我只覺得右腳拇趾已經頂到鞋頭,但是太過顧及反而讓步伐綁手綁腳,所以已經做好心理準備這趟走完那指甲又得經歷掉落換新的過程了。


下了能高南峰的坡面,時間尚早,但是豪哥決定在此紮營。
因為昨天在台灣池同時有另一團山友,將平坦的地面都紮了營,我們只能選勉強能接受的地面,既然比他們晚出發就乾脆避開,也好讓睡眠有較好的品質。
倒是豪哥要我們下切往溪流找水源,本來半途找到個看天池,只見上層滿佈箭竹落葉,心裡還是想找溪流先,卻前後折騰了一個多小時鎩羽,最後還是回頭取用看天池的水。
所幸榮華捐出他的毛巾做為過濾,趕在五點多天黑前取回夠一晚食用與隔天飲用水的量。
只可惜了原本可以有一段時間躺在青草地上看著青山浮雲呢。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只見月兒亮晃晃的從山邊露臉,卻有一大片雲層在花東縱谷上頭往北飄移,片刻就遮掩住月亮只隱隱透著光亮,不一會兒我們覺得有些雨點落下,但是在我們上空並沒有雲呀,原來是花東縱谷已經下起雨來,而邊緣的雨被風吹得落在我們這兒造成的。
不過我們倒是不以為意。

隔天一早起來,月亮雖然露臉,但是四周的雲層顯得異常的濃密。

等到天亮用過早餐準備整理裝備,大霧仍然沒有散去。

雖然已經日出,但是在大霧下只有黯淡的亮光。

這時候一隻五色鳥被眼尖的榮華發現,我趕緊用相機捕捉。


由於大霧看來持續蠻長的一段時間,箭竹都沾滿了露水,再以茂密的程度來看,不穿上雨衣褲是不行的,那程度可不下下雨呢。只是我倒忘了套上背包套,等到走了好一段趁休息才套上,這時候重量又多了些。

這一路能見度只有60~70公尺,既沒風景可看,身子還覺濕冷,走在稜線上更是得忍受強風夾雜霧水的襲擊。
完了,號稱台灣最高美麗的大草原就是這一段,卻啥都看不見。只剩一個乏味的動作──邁開步伐趕路。
所以這一路也是我們最安靜的時候,因為舉目望去都是一樣的景色,實在沒有什麼好互相分享的。

連照片都乏善可陳了。

在一陣迷霧中登上光頭山,已經是早上九點多,天氣仍是霧氣瀰漫,大伙兒的神情也不那麼有活力。
只能跟三角點合照就準備悻悻然離開了。


算了,還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吧,喔耶。

途中看到的,像不像一條小龍呢,還是只是我想像力太豐富?


將近中午十二點霧氣完全沒有散去的跡象,要找白石池還真費神,因為就算看到看天池卻沒法一眼看出大小在判斷上總不那麼確定。

好不容易確定了壟罩在霧氣中的白石池。

中午就在這用午餐,水質倒是清澈。

只是風勢不小,你看池水都被吹起陣陣漣漪,而且沒有停過。


太陽透過霧的間隙照亮池邊,但是僅持續3~5秒。

用完午餐後繼續我們的霧中漫步。

這兒也有個不小的池子。



由於途中的景色在能見的60~70公尺內都是一樣,所以只能讓相機待在包包裡休息。
等到了白石山再讓它發揮吧。
倒是山徑在半途有個90度的轉折,因為不是很確定,還卸了背包先走一段,等斌哥趕上後再背上背包上路。
所幸以豪哥豐富的經驗還是帶著我們找著了白石山。

老天今天是不給我們看草原了,只好還是跟三角點合照以茲證明到此一遊吧。

一路還是無言,待到這陡坡,下方還是一片濃霧,搞不清楚究竟到了哪裡。

再往下走漸漸能看出是個池子,這就是萬里池了,晚上就決定在此紮營。

在坡上想盡量看清楚萬里池的樣貌,這時候只有左側霧氣稍淡,就隨手拍了一張。
請記住這張照片,後面將會有件事需要做前後對照。
由於身子濕冷,所以在就寢前活動力大減,用完晚餐沒啥事就早早躺進睡袋。
今天真是沉悶的一天呀。

早上醒來感覺內帳沒像前幾天一樣反潮,但是總覺得好像有些東西,點亮頭燈一看,原來我們呼出的水氣都結冰了。

登山鞋就放在內外帳之間,鞋帶就像用了髮膠一樣直挺挺的。

帳篷外也罩上一層霜,可見半夜有多冷了。



但是今天又恢復晴朗無雲的好天氣,太陽已準備現身了。

這邊山坡上一頭水鹿不時鳴叫,看起來還是頭小鹿。


在炊事帳上密佈的冰粒。
因為太陽出來了,所以我和博聰又爬上山坡對萬里池取景。

這時候我在坡的右側(因為我現在是上坡,所以和前幾張提醒注意的照片是同一個位置)發現水下有擾動激起不小的漣漪,原本只是拍個照而已。但是因為這情形持續了好幾分鐘,
乾脆將它錄下了。
至於是水怪、大魚還是湧泉就留給有興趣的人去研究了。

不同於昨天,耀眼的陽光讓我能一覽萬里池的全貌。

因為已經攀高,那頭小水鹿仍然留在原地,我們的距離就短了些。




俯瞰紮營地。

距離池邊有段距離,那塊地方雖不平坦,睡起來會偏一邊,但是已經是昨天能找著最好的了。


水袋裡的水也都結冰了。
趁著太陽出來大夥兒把睡袋、衣服、睡墊、帳篷所有能曬的都拿出來,好好的把昨天的濕冷沉悶一併都蒸發。
也因此我們悠閒的用早餐和整理裝備,曬得暖暖的卻不急著出發,直到八點多才離開這裡,這已是我登山以來最晚出發的一次了。這倒是我們腳程相當又人數不多的好處。











也才繞行了一圈到萬里池的另一頭,大夥兒都停下來盡情拍照,最後還輪流以自己的相機替其他三人留影(因為斌哥較早出發,我們四個都整理妥當才啟程),看來我們的玩興又激發囉,昨天可真是憋壞了。

今天的目標──安東軍山,天氣又回復晴朗,腳步也顯得輕快,當然也是因為已經吃掉兩天的糧食啦,而且從下了能高南峰以後延途的水源充足就不用再背煮食所需要的水囉。











看見屯鹿池了,那本來是我們昨天就應該抵達紮營的地點,只是以昨天的狀況和時間是有點勉強,一切還是以安全為考量。
不過看到這景象倒讓我想起嘉明湖了,同樣都是高山圍繞的一泓清池,那麼的美。







屯鹿池水質清澈,而且池邊可紮營的地面都非常平坦,加上朗朗晴空青山綠水視野又開闊,真像人間仙境。
對於無法在這兒多待上一會兒總覺得惋惜,只好想像著躺在草原裡看著藍天白雲,享受陽光的溫暖與輕拂臉龐的涼風,呼吸著乾淨的空氣讓全身的壓力和鬱悶都一掃而空。

就在汲取2000cc的池水時,池對岸的豪哥大喊要我回頭看,就在讚嘆如同天鵝展翅的雲彩表現時手也沒閒著,當下留存這永恆。






繞過屯鹿池走過一段沼澤爛泥區,跨過這源源不斷注入池中的流水,享受把手插入水流感受水流經的冰涼感,不過這仍然只是想像而已。







沿途的草原景色足以彌補昨天行經光頭山和白石山的不足了。
前方圓形的平坦處就是三岔路口,抵達該處後就卸下背包前往安東軍山。至於午餐則是歸來後再吃。

僅帶著飲用水前往安東軍山,頓時全身都像解開束縛。









在濃密的雲層中的山峰就像是蓬萊仙島一般。




安東軍山好像還在目光所及的山頭之後。


像不像是空中島嶼?








經過一陣的上上下下終於爬上安東軍山。


我拿起我的寶礦力水慶祝我的登山已突破半百岳了,昨天在白石山就是我第五十座,但是囿於天氣因素實在高調不起來呀。

我們四人意氣風發

在等待斌哥趕上來的時間裡大夥兒決定來一張騰空照。

可是一開始我的自拍燈號大夥兒都判斷不同,起跳的時間也就不一。

看來還得再同步一下,呵呵


終於成功,看咱們生龍活虎的樣子,慶祝又完成五座百岳啦。

等斌哥趕到不可少的再來一張。

換我獨跳,看我天人合一啦。






照例前面幾張接起來成為全景圖,點圖可以另外開啟大圖,再用瀏覽器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晰。
也有環景影片




我留戀著再多拍了些

完成了這趟的百岳攀登終究還是得回去的,而回去的路迢遙。
回到剛剛的三岔路用完午餐,就開始展開回家之旅了。

只是相機還是得盡它的職責,因為沿途的風光仍是那麼迷人。


高大筆直的林木


博聰還沒走近那棵巨木呢,還看不出它的大小,我估計約莫是5~6人環抱。

橫倒的巨木也阻礙了去路

除了前面說到地上的爛泥、石塊和樹根就像絆馬索以外,頭上的藤和樹枝也增加行動的困難。
因為我把帳棚綁在背包最上端,整個背包就顯得高聳。
就在林子裡前行的時候突然感到上頭一陣阻力,我知道是樹藤?到背包,我稍稍退後同時低下身,估計應該可以脫離就往前行進,可是腳跨出都還沒落下那阻力又來,我再退了半步同時用手往上排除樹藤,心想這下可以了吧,於是就跨出大步往前,誰知腳下一緊,整個人往前趴了下去,加上背包的重量那速度更快,所幸雙手及時撐住免於跌了個狗吃屎。
原來腳反倒是被樹根絆住,這趟路程就在這些重重險阻裡進行。

下行到溪流邊,因為天色已經昏暗,豪哥研判下一個紮營地點無法評估,為了安全還是在這兒紮營,儘管這兒的空間有點侷促。事後證明豪哥的決定是對的,因為隔天啟程還走了一個多小時才有紮營處,那表示今晚得摸黑行進,摸晚黑總是比早黑危險性高些。
因為下降的高度非常多,半夜的溫度已經不像前幾天那麼冷了。
但也因為陡降,我覺得我的左腳拇指指甲也將要犧牲啦。
隔天凌晨五點多就出發,因為儘管有多一天的預備日,但是既然已經完成這趟目標的五座百岳,加上後頭還有溯溪行程總有些不可預測的,倒不如早點回到溫暖的家才是(嘻,其實就是想家了),但是要先有至少得走上11小時的心理準備。
不過對於溯溪倒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為什麼呢?
因為還沒體驗過穿著運動涼鞋背著登山背包而雙腳沉浸在溪水裡的清涼,這特殊的體會又想拿出相機留下值得紀念的影像,怕就怕置身溪流中一個滑跤可就讓相機溺水咧。

由於走在山谷裡,又時而穿越溪流後進入兩旁山林裡高繞,那幽暗使得相機始終都靜靜待在相機包裡等機會。
走到這兒赫然發現又一巨木,估量要有10人合抱。
榮華馬上趨前吸取日月精華,根據比例你們對巨木的大小應該有點概念吧。

高繞完又下切

太陽曬不進林子雖然蔭涼,但是手腳併用的攀上爬下還是汗流浹背。

準備過溪流了。
一路上豪哥領頭,我們緊跟在後,終於出了這段林子,只是末段與溪流落差頗大又濕滑,小心翼翼下終於穩穩的下到溪床,但是整個人放鬆得太快,再要跨步出去的時候,咻──踩到潮濕的朽木就重重坐倒在地。
這麼形容吧,就像體操選手在槓上前翻後翻再側翻,動作穩定又確實,下槓姿勢看似就要奪得冠軍了,心裡正得意要準備下台卻踩空倒頭栽。
也許我急著跟豪哥解釋並不是從上頭摔下來以免他擔心,要不然背著重重的背包加速度下,屁股的肉再厚也不會若無其事咧。






越過溪流,在這頭又得高繞進入林子了。




經過一段路我發現有些野莓,但是也伴隨著咬人貓。

經過崩壁

林子外頭依然豔陽高照。


從這兒已經能看到萬大南溪。

幽暗潮濕的樹林裡少不了的成員。

就在路旁的巨木,每個人都上前擁抱留影。


但是我對不起博聰,因為這張沒對到焦呀。


就像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裡

巨木高聳入天,而且還是生氣蓬勃的呢。


也就是因為林子一直都是陰暗的,而且藤蔓樹根讓人得時時注意,我就沒拍那麼多照片了,反正你們也猜得出來都有些什麼東西的嘛。
嗯......,喂,那位猜「暴龍」的朋友,趕快關機上床睡覺。
唉!研究說得沒錯,連續掛網過久的人精神上總是會出問題的。
喝!也沒有「三角龍」,快去睡啦。




溪水清澈得湛藍了。

下得萬大南溪溪床,溪非常寬,是颱風帶來的大量雨水沖刷又拓寬了些,因為還留有一些樹木根部土石都已經沖掉卻還留在原地的。

來,笑一個

大夥兒走在溪床上還發現一些漂亮的石頭,還一邊漫步一邊撿拾。
結果卻沒發現指示路徑的疊石,這下可好就在偌大的溪床上來來回回找著。

沒有遮蔽的溪床讓我們直接被曝曬著。

台灣山區普遍的頁岩地質,被沖刷下來的石塊有很多非常平整,拿來做硯台或紙鎮挺不錯的。
後來終於找到合流點得以上切,那之後就脫離溪床的路線,也就是說溯溪的行程結束了。
應該現在是枯水期,加上最近沒有颱風或大雨,溪水算是小量,才讓我們都沒機會換穿運動涼鞋呢。

倒是才進入林子沒幾步,慣常看到的登山團體布條卻銷聲匿跡了。
就在前後確認的當頭,一隻比拇指還大的虎頭蜂盯上我們,在領頭的豪哥前後飛舞偵察。
豪哥要大夥兒拉長距離再先後前行脫離那個地區,我等博聰過了那兒再動作,那偵察兵卻繞著我上身轉,我馬上緩了下來也盯著牠的行動,牠有力又低沉的振翅聲就在我耳邊,聽得我頭皮發麻,最近登山客遭虎頭蜂襲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我可不想成為下一件的新聞主角啊。
就在牠騰空飛起後,我馬上提步迅速往前,還好牠也沒再跟著。

找著指示的步條繼續趕路,原來這兒有好幾條路徑,甚至有一直沿著溪床行進再在我們前方穿出,而我們走的這條可能比較少團體走吧,布條自然也少了。

山澗沖刷出獨特的地形。
半途第一個爬升非常陡峭,原來是一面山壁底部經溪水沖蝕而大片崩塌,而這路徑就是要高繞過這崩塌。
走在崩塌的上緣,讓我這個懼高的人真是驚嚇百分百,更別說要拿相機拍了。
所以對不起囉,沒法兒分享這驚險的崩壁景像給各位。

那分享對面崩壁的景像好了,雖然規模比起來是天差地別。

忍著雙腳拇指都已淤血腫脹,終於踏出了蠻荒世界走入人類文明──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
因為豪哥在後等待斌哥,博聰、榮華和我三個沒怎麼休息就一路走了出來,為了好趕在天黑前到達遊客中心。

我好像被時光隧道傳送到白堊紀,經歷駭人的食肉恐龍和毒瘴蟲草,再從時間裂隙逃了回來一樣。

瞧,我們就是從園區外進來的。
如何,這種不用門票就可以遊園的方式有興趣麼,你得在六天前從盧山屯原登山口走來。

氣候特別而看不到滿山楓紅,只有些許點綴,不過我也沒那麼大興緻就是了。

已有新建的奧萬大吊橋,更縮短了回家的路。

吊橋在兩山崖之間建立,高度非常高。
過了橋看見路旁有座涼亭,我們就把垃圾丟進園區垃圾桶,也好不用再帶回家。
瞥見昏暗的涼亭一角有一對情侶,我們還慢條斯理的。離開後直奔遊客中心就打趣說他們一定覺得我們三個很掃興,壞了他們的興緻還慢吞吞的不快走,真是三個臭男人。
這倒是沒說錯咧,經歷六天艱辛的路程蓄積的汗水,在回到低海拔高度後細菌的活動力大增,該有的味道就藏也藏不住啦。
只是從涼亭走到遊客中心還需要75分鐘,才剛稍微鬆懈的身心又得打起精神,畢竟走到車子旁邊才能讓雙腳真正獲得休息啊,也才能算是結束今天足足12小時的行程。
就在停車場豪哥的車旁等待的時間裡,我到廁所洗把臉,同時從飲水機裝滿一壺水好好的灌到飽足為止,以解這幾天總是覺得水份不足的口乾舌燥。
斌哥有感於我們幫他分擔部份重量下請我們吃晚餐,運氣還不錯的我們找了家還有甕仔雞的店家,只剩我們用餐的店家上菜都還趕不及我們的秋風掃落葉咧。一陣湯足飯飽再加上隨後進入箱根溫泉泡湯,那緊繃數日後的全身放鬆真是通體舒暢啊,也為這趟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後記:回到家用我那不準的磅秤一量,少了兩公斤多,心裡不禁竊喜。
這趟能高安東軍縱走已經因為天氣不佳延期過一次了,尤其是出發前巧遇天氣變壞取消了行前訓練的奇來主峰和玉山後四峰,我要強調的是臨要出發才變壞的喔,我就祈願能高安東軍是趟曬得發燙的行程。
儘管老天早有安排並不是為我才特許,而六天裡又在有著美麗大草原的光頭白石山是被蒙著厚紗看世界。但是我已經對老天充滿了感激,不論是平安歸來或者還有五日的風光明媚讓我們縱情山林。
我是這麼想的,草原或許容易遇見,但是能高南峰能有幾回,安東軍山呢。
對全程只體驗了行程的艱苦和淒風苦雨的登山同好來說我們何其幸運。
過了橋看見路旁有座涼亭,我們就把垃圾丟進園區垃圾桶,也好不用再帶回家。
瞥見昏暗的涼亭一角有一對情侶,我們還慢條斯理的。離開後直奔遊客中心就打趣說他們一定覺得我們三個很掃興,壞了他們的興緻還慢吞吞的不快走,真是三個臭男人。
這倒是沒說錯咧,經歷六天艱辛的路程蓄積的汗水,在回到低海拔高度後細菌的活動力大增,該有的味道就藏也藏不住啦。
只是從涼亭走到遊客中心還需要75分鐘,才剛稍微鬆懈的身心又得打起精神,畢竟走到車子旁邊才能讓雙腳真正獲得休息啊,也才能算是結束今天足足12小時的行程。
就在停車場豪哥的車旁等待的時間裡,我到廁所洗把臉,同時從飲水機裝滿一壺水好好的灌到飽足為止,以解這幾天總是覺得水份不足的口乾舌燥。
斌哥有感於我們幫他分擔部份重量下請我們吃晚餐,運氣還不錯的我們找了家還有甕仔雞的店家,只剩我們用餐的店家上菜都還趕不及我們的秋風掃落葉咧。一陣湯足飯飽再加上隨後進入箱根溫泉泡湯,那緊繃數日後的全身放鬆真是通體舒暢啊,也為這趟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後記:回到家用我那不準的磅秤一量,少了兩公斤多,心裡不禁竊喜。
這趟能高安東軍縱走已經因為天氣不佳延期過一次了,尤其是出發前巧遇天氣變壞取消了行前訓練的奇來主峰和玉山後四峰,我要強調的是臨要出發才變壞的喔,我就祈願能高安東軍是趟曬得發燙的行程。
儘管老天早有安排並不是為我才特許,而六天裡又在有著美麗大草原的光頭白石山是被蒙著厚紗看世界。但是我已經對老天充滿了感激,不論是平安歸來或者還有五日的風光明媚讓我們縱情山林。
我是這麼想的,草原或許容易遇見,但是能高南峰能有幾回,安東軍山呢。
對全程只體驗了行程的艱苦和淒風苦雨的登山同好來說我們何其幸運。
勞兄~
回覆刪除寫得真好!完完全全的把我們六天來的一切,一字一語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每張照片,都有它的故事,看得不禁又回想,有如又回到當初的時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