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預計單登白姑大山,紅香溫泉的湯也泡了,因為往最後農家的道路鋪水泥而隨處也住了一晚,次日凌晨抵達最後農家登山口也整裝出發了,15分鐘後的雨勢漸大不得不決定返回,鎩羽後今天再度前進白姑大山......
出發的前四、五天還因為氣象局發布大雨特報而躊躇,所以每天盯著氣象局預報,總算是禮拜五雨勢趨緩,據報周五晚上台中南投地區降雨機率就會降至10%,周六早上降雨機率為0%,甚至天氣為晴時多雲。
所以周五早上盡管窗外滴滴答答,仍堅信氣象局而不疑,這時博聰準備打退堂鼓了。不過其他人倒是想闖它一闖,我不是賭徒卻也決定賭一賭。
週六按原定計畫6:30從公司停車場出發,車行至國道六號半途就漸漸顯露陽光,待下了國道去買了爌肉便當,順著埔霧公路到7-11樂活門市停靠補充餐飲和上廁所,這時候已經是晴空萬里了。

抵達最後農家登山口,看來上山不寂寞了,已經有一輛四驅車停在路邊。
吃完便當,整理妥當,於11:50開拔。

因為前次沒能成行,回程車上聽豪哥說司晏池因為許多登山客總隨處便溺,致使大雨後將其匯聚至司晏池中,這跟池中浮游生物相比實在讓人難以下嚥。
所以我決定將10升的水袋裝滿,同時3升的飲用水水袋也滿載,跟上回能高安東軍負重比起來至少多10公斤,除了前述原因外,也想試試自己的能耐。
由於65+15升的背包已經鼓脹的放不下任何東西,只好把香蕉和公糧(含一顆高麗菜)掛在背包外。

經過了上回也走過的積水泥濘區。

由於增加的重量實在太多,同時多半走在林蔭之中,所以幾乎都沒能拿出相機拍照。

2.5小時後行經三錐山。

遠超過以往負荷的重量使我的步履沉重,半途榮華幫我背了高麗菜,一則重量稍輕,再則少了一項重物在背上擺盪,再背起背包就感覺不同,重壓依舊至少不再重心左右游移。既然公糧高麗菜已由榮華代勞就不敢言勇了。
途中遇一家六口,四個小孩最大仍不過國小,做父親的也是背了13~15公升的開水(也就是說即開即飲啦),為了一家的飲水品質實在用心良苦。

16:57抵達司晏池營地,天色尚亮,所以還不急著搭帳篷,找風景拍攝先。

此時回望來時一方的雲海,頗有騰雲駕霧的感覺,將來時的疲累一掃而空。







晚餐薑母鴨火鍋,真是料豐味美。豪哥這次特別挑雞腿肉,所以絕對能滿足咱四個人。
怎奈榮華食量遠不如以往,我也是取食兩三次就此停箸。

我把登山表掛在炊事帳上,和小言兩個盯著溫度數字漸漸達到實際溫度,由於已經飽餐不想等太久而影響睡眠時間,2.2度C已達滿足點了,儘管數字還會持續下降。
第二天凌晨1:45起床,還正下著細細霧雨,看來前一晚淅瀝瀝的聲音我沒聽錯。
用過早餐整理妥當,據榮華說出發時間約莫2:40,因為才剛稍止的雨和路途上的箭竹,早已經是雨褲、防水外套加防水手套包覆,連相機包也套上防雨套了,所有能取得時間的東西(手錶、手機和相機)都包在裡頭,懶得再層層解開了。
摸著早黑,一路濕冷,大夥兒話不多,相機沒上場機會,只能專注路跡和登山布條。
上上下下的山徑,配合著腳步的喘氣聲,也許是尚未天亮,看不出路遙與艱辛。
半途小言的步伐愈來愈慢,因血氧濃度降低引發的頭暈,加上身體不適,豪哥只好放棄登頂選擇陪他,畢竟這時候小言的狀況不適合獨行。

由榮華打頭陣,我緊跟在後,未抵達青草池前天色全亮,路跡明顯步履也可加快。
愈接近山頂溫度愈低,青草池水已結了層冰。我找了處進行腸胃大解放,頓時減輕了不少。
只是也讓榮華等了好一會兒,這青草池營地沒太多遮蔽,讓他在冷風中待著真是不好意思。

來到這兒只須爬上碎石坡就離登頂不遠了。
只見林中的積雪更厚,但是在其間行走尚能應付。

走上碎石坡,才半途就感覺一股強烈的飢餓感,顧不得跟上榮華,只好掏出已經是硬梆梆的麵包嚼食果腹,再配上冷冷的飲水才能下嚥。稍稍恢復氣力就趕緊向前邁進,在接近山頂時一段路面被積雪包覆,甚至結成冰塊,上坡還能緊抓著箭竹上爬。

終於到達白姑山頂,耗時5小時。山頂原本展望很好,只是東方壟罩一片濃霧,日光時而穿透。

連人背向東方(因為總要與三角點合照嘛),臉總是烏漆嘛黑,一增加曝光補償,背景就是白茫一片。可別以為我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唷。

背向西邊就好多了,看了照片我覺得氣色還好,可能是還沒回程吧。

西邊的展望很好,可以望向對面山頭。

圍繞著山頭的林木都罩上一層霜雪。
我再用登山錶量測,此時的溫度低於2度C,我想實際溫度更低,因為我沒太多時間等它降至正確的數字呀。

近看箭竹的樣貌。


像是冰雕一般。

山頂西邊是萬里無雲。

回程就先把冰爪穿妥,這三年前為了聖母峰基地營買的配備直到今天才終於派上用場,心裡還挺新鮮有趣呢。

下至碎石坡,太陽已經能曬得暖呼呼。

回頭再瞧瞧這碎石坡。

高山上無汙染,沒用上偏光鏡拍出來的天空仍是那麼湛藍。




此後,相機沒再出相機包過,除了回程再度於樹林裡穿梭,為免弄濕了相機,而且也沒有展望好的風景,這選擇應該是好的。而且太陽出來溫度上升,樹梢的霜雪開始融化而滴了下來,就像是雨後仍往我們身上招呼的雨一樣。
老實說,我是有點累了,已經沒有以往的那麼有餘力四處觀望取景,一路上攀高下切,我只能專注在這會兒的目標--返回司晏池營地。
半路遇到一早同時出發的山友,心裡很是納悶,怎麼會晚我們這麼久,原來他們走錯路,又一路走回東南峰遇到那一家六口才知錯走回頭路。我們回來後討論發覺應該是在一線天誤認為前行的路,因為豪哥帶我們走繞行的路徑,所以不經一線天,可能是他們也這麼走,卻看到一線天當作前行的路又攀了回來。
11:40回到司晏池營地,豪哥盛讚我們回程只花了3、4個小時,還好榮華腳程頗快,我只需專注的跟上他就好。
中午就拿昨天尚未吃完的薑母鴨火鍋果腹,吃完收拾帳篷背包,13:00踏上回程,一路上我只覺得雙腳疲累,今天始終都感覺飢餓,即使是剛吃完薑母鴨一個小時還是如此。我知道這時候我只能靠著意志力完成全程,能支撐我的不再是體力、腿力了。
總覺得漫長的路程讓我狐疑,這是昨天走來的路嗎?昨天雖然體力充沛,可也應該沒那麼大差別呀,下坡的路並不好走,因為路面濕滑,腳還得兼負起全身負重後的止滑工作。像小言中途滑了一大跤,當時手又沒先抓好東西以確保,還好他下滑時有抓著剩半截的樹木,可也把我們嚇出一身冷汗。
感謝老天的是,天氣雖陰又時有霧氣,總還是沒下起雨來,否則我們行動勢必受到影響。使勁的爬上三錐山,後又一路下坡,我盯著登山錶的高度數字是那麼緩慢的減少,乾脆改為每15分鐘補充一口水。你以為水是重點嗎?不,是15分鐘。
漸漸的看到水管了,走出狹窄的山徑踏上形似產業道路了,經過了積水泥濘區,我知道不遠了,可是我不敢讓腳步停下。這時候膝蓋內側肌肉開始繃緊,不敢過於加速,因為那會提早抽筋,維持著一定的速度,我幾乎快耗盡我的力量,但是還不到鬆懈的時候。
看到了豪哥的四驅車了,可是還得再爬上那個坡才行,16:11停在車旁我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剛剛一路的艱辛還在,這會兒我卻已經完成這趟路程。
離開登山口,急奔紅香溫泉,洗去全身的汗漬和疲累,泡在溫泉裡就像躺在母親懷抱的嬰兒,是那麼的無憂與舒坦。
遠離紅香部落,再度趕往上回能高安東軍完成後用餐的七里香甕仔雞,不知怎的大夥兒都覺得冷。怪哉!山上1、2度的低溫還待了一天,這時候該有10來度的卻覺得難耐,還是我們都耗得虛了。喝了筍湯頓時身子暖了起來,我覺得這湯是這餐最棒的了。
後記:可惜了博聰沒來,我說登山本來就是有風險的活動,不管是出入山林或是出發準備啟登。我們冒著可能遇雨再次鎩羽的風險,全憑老天眷顧,不只能順利登頂,天氣還較氣象局預估的更棒,使照片更添飽和色彩。
再者,前次老天下雨更是對我們的不捨,為什麼呢?
因為那次我們是準備單登,就這趟來算只少得走上18小時,何況這次更休息了一晚恢復體力呢?
如果真要單登,既摸早黑還得摸晚黑,後半路程只怕我已記不得是怎麼走回來的了。
還有,這趟實在是背太重了,因為從司晏池回來水袋竟還有1/3的水可以分享其他山友,搞得都沒有餘裕四處觀望拍照,下回還是量力而為吧。不過這倒是針對白姑大山啦,所以下回再來白姑大山,嗯......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