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趕上豪哥的里龍山行程,距離上次八仙山O型縱走唐麻丹山也才將近一個月,卻感覺好久沒上山走走了,可能是那趟O型縱走都在密林裡鑽行沒拍幾張滿意的照片(所以也沒分享出來了),就拿未竟的新康布拉克桑來比較,說什麼也要跟啦。
更何況先做了功課,里龍山可以鳥瞰整個恆春半島,再加上氣象局預告南部下雨機率是零呀。
可話又說回來,新康布拉克桑的行程也才一個月前而已。
因為常聽榮華說,所以感覺這里龍山就像他家的後山花園。
七點多在仁德家樂福會合就驅車直往墾丁方向,我們準備啟登的是竹坑登山口,就在屏鵝公路上左轉大陸羊肉旁的小路就可以抵達。
我就用之前騎單車往返墾丁所拍的照片來說明囉,就是南下經過這兒幾百公尺就可以看到。
為什麼我這麼熟悉?因為騎車速度慢嘛,這建築看得可真切了,回程才轉出路口那記憶就又浮上眼前。
抵達後發現天空的厚雲層涵蓋的面積還不小,雖然爬來會比較舒爽,可是卻不利拍照。
無妨,既來之則安之。
這就是起點啦,不過我是用下山所拍的,因為出發時雲遮蔽了陽光在樹下顯得非常陰暗。
下山時太陽反而曬得炙熱。
漂丿的小言
一開始還是優閒的步道,只是山頂的高度得再加上個0,加在1後面啦。
對我這頭一次來的人總是新鮮,也不錯過能拍的畫面。
走了一段聽得路旁有水流聲,循聲下到邊坡就看到溪流,給人一股清涼感。
溪流從山的高處留下的路徑
走完步道就是原始的山徑,偶有人工砌出的石階。
從林間空隙望向可見的山巔是晴朗的,心情也隨之輕快。
但是攀高再望向屏鵝公路卻是烏雲一片,山野也顯得沉鬱。
漸漸的天空飄起毛毛雨,我心裡想以我的技術好照片不多了。
有趣的橋,橋面是用繩索編織只有兩個腳掌寬,僅限5~6人同時通行,當然啦要會車是不行的,除非有一人掛在橋外面。
休息區,到這兒的山路難度不高,所以來登山的人還真不少,在這兒還有涼亭,像這的桌椅挺多的,就稱得上人聲鼎沸囉。
離開休息區後的路程就是重頭戲了,因為這一路陡上得持續將近一小時(我啦,其他人不用),尤其是接近山頂細雨顆粒更大,再加上壟罩在雲霧中使得路面泥濘。
真得是盤根錯節
終於登頂,雲霧頗重風勢也不小。
先拍了兩張,直接坐在三角點上享用午餐,這早上在早餐店特意買的鱈魚堡,一個早上就讓面紙整個黏在漢堡上,不知怎的遍尋不著手套而這麼攀爬抓握手早就沾了泥巴,小心翼翼的撕著面紙又怕泥巴沾到漢堡,再多撕了些手也跟著抓仍有面紙的下端。
說時遲那時快,眼見咬到一口(而且還只是一小口)的鱈魚塊來個後空翻,我「啊」字還沒出口,它已經脫離了我手中的漢堡登頂成功。算了,就當減肥吧。
可是我還是不得不說,明明我外帶早餐店就已經用紙袋裝啦,為什麼還要習慣的包上一層面紙呢?這讓我亦憂亦喜,憂什麼呢?普遍的服務都不到位,不用心是不會有回客率的,跟其他同行比起來又有什麼突出的呢!
那喜呢?只要我肯用心何愁不出類拔萃咧。好啦!囉嗦完畢。
反正待得久嘛,玩玩不一樣的三角點合拍姿。
叔叔有練過喔
不少杜鵑準備盛開,可惜雲霧不散,只能在霧裡看花。
山頂這隻鴿子不怕人,原來有人豢養,大夥兒都說它是迷路,我猜它要飛往的目的此刻逆風,因為看它試過兩次都被風吹了回來,所以跟著大家待在山頂。
在山頂待了一個小時終究等不到雲開霧散陽光灑下來,只好回程再到休息區,這時候反而太陽露臉的時間還比較多,趁著光線充足不難捕捉色彩豐富的林相。
大夥兒也在這兒聊天待了好一會兒才離開。
回到有趣的獨木橋
林外太陽高照,也才能拍得清楚讓各位看仔細橋面的編織。
從潺潺的溪流中隱約能看到晴朗的藍天白雲。
別誤會,博聰不是在小解啦。
回到來時可聽到水流聲的溪流處,我們都利用清涼的溪水洗把臉,豪哥更是好整以暇的擦遍全身咧。
博聰發現在這端溪水量不算小,可是在下端的溪水卻近乎乾涸,我猜可能都吸入那些塑膠管了。
下了山天氣是一片晴朗,只是山頭始終藏在雲霧裡,可惜看不到整個恆春半島。不過這山倒是不錯的訓練地點,往後有機會是有可能再來幾次。
哈哈,一趟肌肉緊繃的行程完成後總不意外的大餐,看到豐盛的羊肉爐我想腰部尺寸得靠更積極的仰臥起坐來達到目標了。
只是讓我們五個大男人飽餐一頓,這餐竟大出意料之外的便宜,只要NT$820,也就是說平均一個人NT$164就能享用。
就是因為平價,榮華說他家人常來此用餐呢。這陣子物價上漲,我還打趣說該不會這金額還是前陣子漲過價了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