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結束單車運動回到家門口,照例在一旁停了車走到信箱看看,拿了信回頭看赫然發現車怎麼橫躺在地上。
風很大,我在一路來回就已經知道,但是卻遠超過我的估算。就算單車受風面不算多,那強勁仍然把它吹倒在地,連三步之外的我都沒聽到。
只見摔得最遠的是水壺,接著是一塊黑黑的東西,再來是手把上的牛角插入了泥土,我就知道那黑黑的是我的後視鏡。它!!!就這麼斷了。我懊惱著。
就是清楚裝上牛角的後視鏡會是整車最突出的,一旦倒下去難脫斷掉的命運(倒左邊斷左後視鏡,倒右邊斷右後視鏡,也就是只要倒了就得破費),所以我停車一向很小心,總是確認停車腳架穩固了才走開,結果還是人算不如天算。
當然啦,在還有得救的期望下把它拆了下來用強力黏劑組合,索性也把另一邊的也拆下調整。
今天騎著車出門買午餐,看著牛角上兩個洞還沒啥太大感覺,騎行當中才發現與平常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我總是望向牛角空洞的上方一吋處,那是原本後視鏡鏡面的地方,才發覺完全無法掌握後方狀況,就是因為騎車已養成習慣透過左右後視鏡看清後方來車,這下沒了後視鏡,逼得只好費力的扭著頭朝後看。
往返餐廳的路程大約耗上30~40分鐘,整趟要掌握後方動態全無例外的兩段動作,也就是仍然先望向牛角上方,然後再扭頭往後看,那次數不下20次。
我心裡覺得好笑,明知道它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了,卻還是改不了那習慣動作。
這時候我更感受到後視鏡的重要,就是因為覺得很重要所以我才主動安裝後視鏡,要不然單車同好們普遍不願裝它,因為理由都只有一個「看起來很矬!」並且自認為轉頭看就足夠了。
我想,東西可以如此,但是人可不行。因為習慣的東西壞了總還是有能替代的,甚至還可以更好。但是對你很重要的人一旦被習慣了,當她(他)逝去後你才驚覺,那就是徹徹底底地失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