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這五嶽的么弟,五年前我已經有幸走上一趟了。
這次豪哥邀約說此行還不用帶帳篷睡袋,交由專人處理這些含伙食只需要1500元,我想五年了對我來說足以當作新的旅程,更何況這次我能再細細體會北大武山,當下爽快答應。
果然,之後上網Google發現八八風災後車子已經無法直接開到登山口,也就是說現在的登山口已經較以前往外移了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
雖然不用帶睡袋和伙食(就得帶煮食用的爐頭燃料呢),我硬是把我那40+10公升的中小型背包塞得滿滿的,真是壞習慣哪!畢竟我還是帶上我自個兒的睡袋,我不認床但還是自己的最好,事後證明我是對的,因為後來聽榮華說所提供的睡袋並不保暖。
---*---*---
出發當天從上了高速公路到屏東天空都被厚重的雲霧籠罩,進入屏東還下起了霧雨,我心裡不禁想這次難道氣象局誤判了嗎?不穩定的天氣已經持續了一個禮拜了耶,還沒結束嗎?
進入了泰武鄉往山區駛去,就在愈攀愈高的一個轉彎,彎道的那頭竟是艷陽照耀的朗朗晴空,那驚奇比「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甚,如榮華所說應該是我們高度還在雲霧之下而已。
原本穿著厚外套的我,這會兒被太陽曬得臉都發燙,但是我的心早已經從那一刻跟著陽光燦爛了起來。
來到忠孝派出所繳交登山資料,這天氣你能想像前不久我們還處在沉重的陰霾裡呢。
這條山路有不少單車騎士,看來也是條熱門的騎行路線。
十點多來到新登山口路旁已經停滿車,只好回頭找停車位了。
著裝妥當各人拿著自己的一份午餐-鳳壽司便當和礦泉水就展開旅程。
因為從這兒往舊登山口途中已經崩塌,所以得切入原本的荒煙漫草繞過才行,當然現在已經是前往北大武山的正常路線囉。
結束一段原始路程後會接到原林道的一段,就還能走在水泥路上。
又不得不離開水泥路面的林道再度鑽入林子裡。
從雲層上俯瞰心境截然不同。
從雲霧中還能看見造成路斷的崩塌。
這種天氣登山是老天的恩賜。
十一點四十分抵達舊登山口,大夥兒好好享用壽司便當後就要開始陡上了。
十二點半正式啟程。北大武山,我來啦。
我們一行12人,大家的腳程相當,一路上也都一個接著一個走著,在曲折的山路上還挺顯眼的。
崩塌處就是視野最開闊的地方,因為會擋住視線的都滾落山下了呀。
途中聽得一位下山的登山客說今天可是近三個月來北大武天氣最好的呢,我們運氣真不錯。
溪谷清晰可見,一直延伸進低空的雲層裡。
博聰一派的輕鬆愜意。
小言你太搞怪了。
走在前頭的夥伴就像郊遊的小學生井然有序,不像我們在後頭不安分地用鏡頭獵取影像。
已經是久遠前的崩塌,現在開始鋪上幾許綠意也就沒有裸露地表的猙獰了。
楓樹屬槭樹科,按葉子是對生的情況我可以確定這是紅榨槭(上網Google過了)。
在一片綠意盎然的山中這紅黃相間最是豐富了山林的色彩。
往北大武山的山徑多半是盤根錯節的樹根,加上林木茂密使得路面潮濕,泥濘濕滑是此處常態,不單上回走過是這樣,連常來走動的當地居民也這麼說。
來到3.8K處,這是個高點視野很好,是最佳觀賞落日與雲海的地方。
由於距離檜谷山莊只剩下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我們索性待在這兒準備觀賞夕陽,這時候也才三點多,我們就煮茶吃東西聊著天非常悠閒,等待著為今天畫下完美的句點。
這時候北邊的雲霧層次最佳。
東方聳立的山頭,山前一片艷紅,但那不是北大武山,明天我們得越過它。
原本西邊還被一面雲牆遮擋,但是在五點不到就全數散去,讓我們對今天的夕陽更期待了。
稜角分明的線條。
太陽即將西沉,在光線逐漸黯淡的時候寒冷很快地就包圍這四周了。
高空的雲彷彿配合著日落也被攪動了起來。
在暖色系的黃色逐漸黯淡的時候襯出雲海的洶湧。
前方的樹像不像是被點亮的聖誕樹。
早先抵達檜谷山莊的登山同好似乎傾巢而出,都不願錯過美麗的一刻。
在染紅的天際下的紅榨槭更紅了。
有人戲稱這一刻你能分辨得出這是日出,還是日落?
如果我不說,單看這張照片會不會讓你覺得是置身在沙漠中呢?
太陽的光芒逐漸收斂了。
這應該是日落較日出獨有的,就像一顆明珠置於絲綢錦緞裡,卻掩不住它的光彩奪目。
直到太陽沒入黑暗中我們才心滿意足的點亮頭燈朝檜谷山莊走去,而協作為我們煮的山粉圓就在鍋裡躺了兩個多小時。
吃完了晚餐準備就寢,因為第二天凌晨一點就要起床,有很長一段路等我們完成。只是睡得著麼?現在才六點多而已。
聊天聊到七點左右還是得睡,要不然睡眠時間就太少了。只是躺了下來卻聽到附近一對男女朋友在帳篷裡聊天,雖然他們壓低了聲音,問題是在這麼寂靜的山中他們的聲音就好像在我耳邊,雖然聽不清楚談話的內容,但足以讓我翻來覆去很久才睡著。
---*---*---
翌日,還是聽到豪哥喊起床才醒來,一整晚我睡得不太好醒了好幾次,手錶鬧鈴也都聽不見。
吃完早餐準備妥當,大約是兩點多出發。
途中能看見屏東夜景,把相機ISO調到最大才勉強拍得下來。
映著頭燈的光,大武祠只剩500公尺了。
走在稜線上左側可以看屏東夜景,而右側可以看台東夜景,雖然夜黑但是皎潔的月以及萬里無雲,視野可見非常廣。
六點多終於抵達北大武山三角點,再攀上豪哥站的位置就好,還能優閒地等待日出。
和五年前相比還早了一小時,看來我的體能更勝以往了。
就在喝著熱騰騰的麥片的同時天空開始轉為橙黃色了。
太陽在黝黑的雲海上端綻放光芒。
我如果偷懶,拿昨天拍的夕陽來魚目混珠應該看不出來,呵呵。
拍這張的位置是不可能站人的,而是我跟著豪哥進行盲拍的,也就是把相機用手橫著盡量伸長取景的。
太陽出來光線才充足,就是拍照的好時機啦。
整座北大武山的山影罩著屏東,是那麼龐大。
2012年初始登山是那麼棒的天氣,這種好兆頭已經反應在大夥兒的笑意上。
登高望遠一覽無遺,有人說看得見佛光山和斜張橋呢。
回程已是豔陽高照,也能清楚看見山林各具特色的模樣。
從鞍部開始往上爬,雖然太陽出來可是在陰影裡還是會覺得冷,看博聰穿著防風外套就知道。只有我和榮華單穿一件排汗衣,榮華這趟改穿雨鞋走,看來適應得非常好。
摸黑來時都不知道有多陡。
孤立又挺拔
太平洋海面被太陽照射散發出一片金黃。
回到大武祠,前次走完這是我唯一印象較深的地方。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即便原住民體能充沛與健壯足以抵抗瘴癘也犧牲慘重,但是被強徵投入太平洋戰爭,這是被殖民的悲哀。於外族欺壓下為能活著回來與家人團聚的英勇是榮譽嗎?我感受得到那背後的悲悽。
在峭壁上通行,沒繩子確保可不行。
仰望高大的樹木,我發現這棵有著大異其趣的葉子,通常都是遮天蔽日至少是雜亂無章的(吸收得到陽光就好,哪在乎那麼多,是吧)。而這棵的葉端就像聚成一球一球的,有種看似無心的幾何。
而這葉子就像組成了個方正一樣。
回到神木這兒了,早上出發時經過還是一片漆黑。
照標示牌所說這棵樹齡應有1000年以上了呢,這次我可以好好地看看它。
另一側看出它扭轉著生長的腰身。
我嘖嘖稱奇的是,這麼一棵巨大高齡的樹木頂端的樹葉竟這麼稀疏,還生長在這兒潮濕又不多日照的地方,成就的卻是絕佳的木材。
11點回到檜谷山莊,就等著吃午餐,好儲備體力返家了。
檜谷山莊的露營區還蠻不錯的,還有墊高的棧板可避開地面濕氣。
從今年2月1日開始山莊的床位將採登記制,不再是以往的先搶先贏了,我想這露營區位應該也是。而登山人數每團也限制在10人以下。
踏上回家的路,透空的林子裡可以感受到正午太陽的熱力。再加上高度下降,只穿一件排汗衣仍然大汗淋漓,今天可真是做足了三溫暖了。
由於今天已經走了10個小時,而且回程景色如昨,所以大夥兒都專心趕路,在舊登山口休息稍長些,再一鼓作氣走到新登山口。
和前次來相比,雖然在茂密箭竹下偶有泥濘爛路,但不同於濕滑岩石混著沙土以及葉端仍潮濕的經驗,陽光曬進林子裡的乾爽,視野清晰遼闊的北大武山可不多見。我覺得很慶幸看見北大武山另一種風貌,而且是絕佳的風貌。
只是我一上車就打起瞌睡來,一路疾行還是活力十足,結束後就忠實反映了昨晚實在睡得太少了,呵呵。
隔天,我把背包拿出來清洗,就在刷刷洗洗當中突然看見有個小東西從背包裡探出頭來,雖然它迅速的又躲了進去,但是那極易辨識的外型當場讓我頭皮發麻,我趕緊把背包往地上摔希望它能放過我背包。
就在幾次我狠狠地對待我背包之後,一條約莫食指長的蜈蚣掉了下來,它同樣驚恐地朝前竄去。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我回到停車處放下背包是丟在水泥地的林道上,而卸裝的時間也不長就上車下山了,而回程一路中途休息時間不算長,我判斷它應該是我在檜谷山莊就爬進我的背包了。
從檜谷山莊到台南,以它的體型和我們人相比等同於離家千里,而且還是全然陌生的,能不驚恐嗎?就算它是蜈蚣。
持續三個月的陰雨,一個難得的晴朗日子,連人都這麼雀躍了,我想大多數的生物也沒例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