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漾森林,不是個爬大山的行程,連中級山也沒有(當然你要是特意從鹿屈山走就有了)。
但是翻越山林卻也不是人人都能悠然往返的路。
這是個新生的景點,從921大地震之後整片的杉木林因地貌改變被形成的堰塞湖整個泡在水裡,無法自由走動的樹木就此枯槁,我一開始認為水漾森林頌讚的是-死亡,但是......
一大早從台南出發,在厚重的雲層下始終沒能透出陽光來,即便已經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
因為從這兒啟登的捷徑是縱切盤旋的林道想當然就是陡升了,為了不在半途堵塞我們刻意等另一隊山友上攀好一會兒才動身,這時候約莫是9:20左右。
第二段縱切還得借助木梯
走在林道裡終於有些許陽光從雲層縫隙落下,對這不如預期的天氣稍稍放寬了心。
但是在隨後卻發現我的水袋咬嘴上的橡膠套已經脫落,水袋裡的水就這麼慢慢地滲了出來,使得我胸前的相機包都濕了一大半。
我猜八成是背包上肩的時候硬是把它給扯了下來,為了不影響行程我想還是繼續往前走吧。
陽光遍撒林道,景色也隨之豐富了起來,這就是最值得的事了。
第三段的縱切又穿梭在茂密叢林裡,第四段縱切結束就是一路沿著杉林溪林道前行。
枯水所以瀑布也就不復存在了
右切是往鹿屈山去,上得鹿屈山後續行就可以接到亞杉坪林道,但是要攀高就是要陡上再一路陡下,我為了增加鍛鍊的強度背得稍稍重了點,再加上沒人要為我領路,還是乖乖地走林道了。
因為水漾森林是個熱門路線,茂密的叢草樹木裡早已經走出明顯的路跡了。
倒是啟登後好不容易露臉的太陽不過一個小時又被雲層團團遮蔽,今天就此退場。
原本榮華和我走在隊伍後頭,在距離中午不到一個小時徵得豪哥同意先行,預計在途中的工寮打水煮中餐。
但是稍後遇上前行的隊伍腳程頗慢,就這樣跺著跺著來到工寮,結果裡裡外外都是人,加上一旁的水源細細如絲,連想都不多想就繼續往前推進。
再走上十多分鐘就看見有個不錯的水源,打了水就找了個平坦的地方煮起午餐。泡麵照樣是快速又方便的選擇。
算了算到此大概花了三個小時,遇上速度較慢的山友真是想快也快不起來。
補充完能量後於下午1:00再度揹起背包朝水漾森林邁進。
幾近杉林溪林道的盡頭得要接亞杉坪林道了,而連接彼此的是這段大約35公尺的陡坡。
停留是為了端起相機留下這一刻,收起了相機就邁開步了。
照片或許看不出來陡的角度,但是備有繩索的就表示你非得手腳並用不可。
再上去一段還有鐵鍊呢,這時候肺活全開,掩蓋了鳥叫蟲鳴的噪音就是自己的喘息聲。
上到這陡坡頂點就聽到豪哥的聲音出現在坡的下端,夥伴們也趕到了。
走上亞杉坪林道平緩的路不長,緊接著的就是一段長達285公尺的陡下。
但是陽光早已不見又大霧籠罩,山徑濕滑讓陡下的路步步驚心。
有些落差達到兩三公尺,專注是一定要的。
終於,結束了200多公尺的落差也將來到水漾森林了,霧中可見平坦處已經搭滿了帳篷。
下午的路程約莫花了一個半小時,2:30就抵達了,得找個好地方搭帳篷才是。
跟著榮華愈走愈遠離人群,這塊不毛之地只有我們兩頂帳篷。
等到豪哥他們到達才知道他們只在湖邊紮營而已,因為搭伙用餐也就近,因此我們倆就要走一段了。
回頭看都快看不到距離最近的帳篷了
從我們抵達時空氣中的霧水就濃重的不斷滴下水來,就像細雨飄飄。湖上霧中的枯木只覺一片蒼茫。
筆直的杉木躲不掉被浸泡而滅亡的命運
沒有人的湖裡杉木佇立顯得靜謐,也是死寂。
我剛開始認為這兒被絡繹的人們意義上稱頌的是死亡,因為杉木集體枯死後的型態是個特殊的景色。
但是我不斷地想果真如此嗎,是的,死亡只是狹義的觀感而已,真正頌讚的是大自然的更替,消長是必然,這兒不會永遠是這樣,生機會隨處萌芽,也從不會為人們在與不在而停止。
細密又不斷的霧雨把草叢裡的蛛網明顯的標了出來,這蜘蛛的家也晶瑩剔透起來。
半夜裡醒來我發覺帳篷外不那麼黑暗,我心想外頭應該是星光滿天的。還是探頭出去看看果不其然,那也宣告早上將會是好天氣。
翌日早晨, 我拿了腳架在湖邊找了適合的地方把相機架了起來,就等太陽為這裡點亮色彩。
天色漸亮
湖中的枯木倒影
與昨天下午大異其趣的景色
人哪,有時是礙,有時又是景。
我拍夠了也吃飽了這才收起相機和腳架,還得去收拾背包和帳篷呢。
濡濕了一整晚的帳篷不知道乾了沒?
揹起背包走回湖邊赫然發現視線透空了,原來遮擋的帳篷和布棚都拆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始風貌,讓水漾森林的空間恢復了寬廣。
原來有些人怕山徑上壅塞早早就出發回程了
早上8:55我們也要回去了,豪哥則讓榮華和我先行,首先面對的就是昨天的終結285公尺的陡上,我打定主意一鼓作氣攀上最高點。
太陽曬進林子加上是上坡即使濕滑也不比下坡時可怕,也快了些。
榮華頭不回也沒停頓的往前走,不像我偶爾還拿著相機還想多留些什麼。
結束陡上來到稍寬的林道,腳步伴隨著規律的呼吸把自己全部重量往上提升對我來說已經不是苦差事了,反而是我能感覺到被源源不絕的能量驅動著。
再度來到杉林溪林道接亞杉坪林道的陡坡,發現整條坡道都是人,把整條坡道的路線都標了出來,原來前方有身體狀況不佳的人在下這陡坡時顯得戰戰兢兢又躊躇,讓後方的人只能在後面等待。
從出發到此之前根本不用休息,因為這兒就休得夠久了。
總算能順暢地通過了,從我們到達上端到現在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在下坡的中途還已經聽到豪哥的聲音出現在上端了呢,我們的領先在這坡道上幾乎歸零。呵呵
回到沒有太多起伏的杉林溪林道大概是10:36,我想要是直接走回仁亭也並無不可,就看我追上榮華再說了。但是我心裡早有個底榮華應該沒有任何停留,直到仁亭。
一路上我也沒休息,反正水袋的飲水管就在嘴邊不用卸背包。在不斷超越更早出發回程的山友我已經接近開始要縱切下林道的捷徑了。
這時候我想到昨天遺落的咬嘴橡膠套,我肯定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找,只是回程實在分辨不出昨天那地點,索性在下到仁亭後把背包丟著再往上爬了去,一邊回想昨天的位置一邊低頭找,就在兩道縱切之後的林道上我發現了它的蹤影,我心裡一陣歡呼,這是提早回來的最大好處了。
剛才回到仁亭大約是12:30,扣除在下陡坡等待的半小時幾乎花三個小時就走完回程了。當然榮華更早我10多分鐘呢。
就在等豪哥他們的時間裡我發現我並沒有在湖邊留影過,誰知道我來過杉林溪來過水漾森林呢,看到亭子裡有個橡皮圖章,乾脆就這樣留下紀錄吧,總是聊勝於無。
後記:要一訪水漾森林,對愛登山的人來說不難,對陡坡懼怕與調息不均的人來說不簡單。些許的商業行為(提供帳棚與伙食)總讓人無法看見純粹原始的風貌,還好用些時間來換取總算沒有錯過。
下一次會不會看到不同於這兩天的,水漾森林值得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