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篇報導「掩蓋真相?可口可樂被爆資助研究 誤導民眾肥胖成因」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50811/20150811150503823538411.shtml?c=headline_sitehead
想看完整的外電譯文可以去看看。
這新聞......
的大意是可口可樂加上三家大學、私人慈善機構和一家媒體業共同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是非營利的喔,有大金主在何愁沒錢呢,對吧)公布了一段影片,由一位南卡羅來納大學公衛教授演出稱「多數媒體與科學研究都認為肥胖的問題來自於吃太多,將原兇推給速食、含糖飲料等。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具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證明這就是成因。」
好了,你該相信誰?不是有很多的研究都說肥胖跟糖份攝取過高脫不了關係嗎?
堂堂大學教授加「非營利」組織(不知怎麼我都會想到加菲貓的臉耶),很有說服力不是嗎?
但是在健康專家不斷質疑下「非營利」組織才透露這家百年企業可口可樂就是背後負責給他們錢的(好聽點就是贊助啦)。
確實,連美國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 針對 1980 年至2010 年橫跨 51 國高達 611971 個臨床病例的研究都不那麼讓人肯定死亡病例和含糖飲料有直接的關係,可是連可口可樂也不能否認他們熱賣的飲料裡成分最大的就是糖,而其他的又有多少對人體有幫助的必須物質?當然他們可以含混的包裝在他們不可告人的秘方裡。
像以上的研究可沒少過,一陣奮力之後至少能給人警示的正面意義,但是那位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卻沒有任何的數據來反駁,光出一張嘴就說沒有任何證據(當然沒有直接證據囉,你也沒說錯啦,但間接證據可是一拖拉庫,讓消費者去判斷行嗎)而全盤抹殺。
再者糖份攝取過高會造成肥胖是經過許多研究後的事實,而廠商應該沒有例外的都希望消費者最好是能買多少來喝就喝多少對吧!一個對人不是必須的東西卻已經超越了其他必須攝取的營養時,你想人體會是跑車?還是垃圾車?
百年企業看來在時代的改變下也會面臨該不該轉型的困局,可是這熱賣的飲料是公司的命脈呀,忒好賺的放手了很可惜的,而且公司會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呢?
這樣吧有個不錯的例子可以提供參考,台灣以前還是CRT(映像管)螢幕的時代華映這家公司可是不可一世,產量之大獲利也豐,就在出現LCD(液晶)螢幕時華映哪能放開眼前的肥肉去擁抱這顆雞蛋,就是怕孵不出小雞還蛋破夢碎區居人下,管他。
但是就在其他二三線廠商放手一搏下LCD螢幕全面取代了CRT螢幕,華映呢?它的肥肉漸漸發酸(這時候可別想到酸菜白肉鍋喔),再想要投入LCD螢幕市場卻怎麼也無法進入稱虎之列。
好吧,我不是在替可口可樂說項(我又沒有投資可口可樂,是巴菲特啦),要你們對他們的飲料天天喝想到就喝,對於你們那後果我可承擔不起,罪過罪過。
在資訊充斥的現在,百年企業、學有專精的人士和慈善機構說的話是保證嗎?
你有能力判斷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