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輕滑過台灣肌膚,我的環島遊騎(中)

6/16 天氣晴                                

有了充分的睡眠,今天仍是一大早起來,梳洗整裝完畢就展開行程。








不到六點鐘太陽已經掩上金崙村了。


雖然一出發便遇上坡,可是在獲得充分恢復的體力和清晨的涼爽,應付起來可是輕鬆自得。



風光明媚最讓人心胸開闊。






不出半個小時就已經接近太麻里市區了。濱海的林木蓊鬱,從中穿越而過的鐵軌頗有一番意境。



越過了再回頭看的另一個角度風景。



迎向朝陽彷彿要一路衝向海洋享受清涼。





進入太麻里也不過七點鐘,剛好用早餐,只是等待校車的學生們早把7-11落地窗前的座位佔滿了。不急,今天我有更充裕的時間。

等我入座那些位置時,更顯得今天的優閒。就在吃著早餐時瞥見路口的標示牌寫著往金針山,......六月賞繡球花、野百合,七月~十月賞金針花,全年皆可賞花......。

我盤算了一下,今天的路程在排定的計畫裡是比平均數100公里還短上十幾公里,或許可以到金針山看看是不是能為這趟旅程增添些什麼,不要只是趕路的完成環島行程。

循著指示沿著7-11旁的路就已經是上坡,七點多的太陽也不再是溫和的,我還有點遲疑這額外的旅程是值得的嗎?但是腳下卻沒停著,不管值不值得我都不會後悔,更何況我想積極找出值得的。


漸漸攀高後可以俯瞰太麻里。






這片草坡前更可以無礙的直視太麻里。


總算還有些樹蔭提供清涼。我很清楚7-11的海拔高度是168m,我得爬升近一千公尺才能抵達山頂,也才有可能有花欣賞。沒有這些樹蔭庇護,這趟路只會更艱辛。


停在標示牌前的樹蔭下喘口氣喝口水,奮力了半天儘管已經走了5公里,但是在全長13公里的路還不到一半。我得再持續努力,只是我不知道還要多久時間。



一路上坡很陡,我前進的速度在時速5~9公里之間跳動,還好有這些風景支撐我不停地往前踩。



我還得爬升到上頭那條路的高度。不退、不停,那就繼續踩吧。



為金針山石碑留影,也算稍事休息吧。



循著路漸漸往山裡更深處騎去,漸漸離開了海岸只見居民墾殖的山坡,金針山上空倒籠上厚厚的雲霧。不見滿山的花海綻放,只能從一兩家農場看見野百合。












另一家農場走道上的繡球花。



不同顏色的百合(因為都是農家種植,我也不稱野百合了)。



我還特地鑽進這家農場取景。




都已經騎到13.5公里處了,標示牌不再有往金針山的指示,取而代之的是農場旅館的名稱,我想就是這兒了吧。

我期望的沿著坡隨風飄揚的花海看來是不可能的了,在鄉鎮公所的輔導下彷彿這金針山已經被劃分好,你要看的花景是屬於哪家農場的就花錢買入園觀賞的資格吧。

我不反對商業化的規劃,畢竟農家也要生存,對他們苦心的種植是需要適時鼓勵的。只是在他們開墾的地區以外卻也不見花兒的自由生長,否則與他們種植的連綿佈滿山坡,就會是徐志摩所說數大的美了。


不想空手而回,我更靠近繡球花了。














還是寬闊的景色迷人,所以來金針山也不算全無收穫。











剛剛上金針山前就很想在這兒躺上一會兒,但是為了先苦後甘才沒有停留地往上走。現在終於可以享受微風拂面,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了。

而且這一趟金針山來回耗掉將近一個上午的時間,想說躺個十來分鐘就可以下山吃午餐了。












點圖可以另外開啟大圖,再用瀏覽器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晰。


這就是從我眼中看到的全景了。



而這是我躺在石塊上看到陽光隨樹葉的擺動時而穿透的景象。








從7-11開始直到金針山13.5公里處,也就是標示牌已經不標示公里數的位置,是一路爬升讓我花上將近三個小時才到達,論這付出好像獲得的不成比例,還好這趟最棒的其實是半山腰俯瞰整個太麻里和海濱的風景,更何況艱苦的已經過去還想它做啥,我只想記住美好的。

我還概算了一下,下山如果不像我一樣還這麼走走停停欣賞風景兼用鏡頭捕捉,只消40多分鐘就可以回到7-11,我想體力或許不是大問題,困難的應該是得忍受那像是無盡緩慢的孤寂。

回到7-11邊用午餐邊算算,不提加碼的路程好像今天還沒開始咧,畢竟從金崙騎到太麻里也不用一個小時,距離今天的目標竟還剩下7、80公里,下午得加把勁兒才趕得上進度。說著說著兩位同樣是環島車友也進來7-11,我們熱烈地分享彼此的經驗。我想我已經把剛剛想的暫時拋到腦後了。


中央的那位是陳輝航,目前在台中工作,當他騎出家門就想著如果騎不動隨時可以搭火車回去,但還是騎著騎著就完成了3/4的路程。我的感想是當你化夢想為實際行動時就會發現自己的無限潛能了。

而右邊的那位是Arden,從台北出發,完全是以遊山玩水之姿投入,所以他又有不同於我們的經歷。就是因為他的行程稍有拖延才在半途遇到輝航,而他們的方向又相同所以剛好結伴同行,在往後即將面對壽卡時也能互相激勵。



很快的,一個多小時就這麼過了,看了看手錶該是分道揚鑣的時候,還待在7-11外頭時又遇上三位從台北出發的車友,大夥兒在7-11外非常熱鬧的交換彼此經歷。只是下午兩點了讓我有點危機意識,7、80公里的路在3、4個小時內完成也許不難,但是畢竟金針山之行消耗我不少體力,後面的路是否有需費力應付的坡尚且未知,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我覺得不好掌握。

揮別了他們,我又是獨自一人,看來選擇逆時鐘環島的還真不多人。



雖然我還是左顧右盼的找景拍攝,但是我的動作變快了,取捨也更果決,迴轉速也持續保持不低的頻率,因為我被不想摸黑的因子不斷刺激著。

從照片也可以看出,陽光已經不再耀眼,景色也顯得沉鬱。

頭兩天還不好意思上派出所索取飲水,所以都是在7-11購買,也正好有買兩瓶(統一自家品牌還有加量呢)有折扣的活動,花費不算大,只是更重了些,因為那就會突然增加至少4公斤。

自從聽了那對公路車夫妻說他們的飲水都是進派出所索取,加上我還是想看看各個警員的人生百態(他們畢竟是穿著制服的人),沿途一直注意有沒有派出所的蹤影,尤其是這時候我還想撇條呢,騎著車最是忍俊不住。

途經美和派出所我就進去了。在如釋重負後(嗯,會減輕重量,真的),所內的員警非常親切,既關心的詢問我的行程,也確認我是否還有需要其他的資源,當然啦只是這樣我已經是銘感五內囉。





小辣...中辣...不辣,什麼?這麼輕鬆啊,吃起麻辣火鍋了。

呃,不是的,由於連日來高溫酷曬,雖然每天都有清洗車褲(還帶了洗衣粉洗呢),但是仔細想想好像坐在車上的時間都至少有6、7個小時(沒辦法,加碼的連同繞了路的,實際上平均里程超出計畫的平均數有20%)。

今天臀腿間會陰內側有些燒襠現象,剛坐上坐墊有些許辣痛,伴隨著踩踏逐漸提升至中度辣痛,等到把注意力放在風景欣賞跟鏡頭捕捉以及趕路上,那痛就沒了,我也不知道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作用。所以我說的其實是這變化的細節,嘻。



不囉嗦繼續趕路,因為還有綿長的海岸線等著我。




哈,我羨慕那份悠閒。

能被我發現也表示我不是百分百的專心趕路,呵呵。







接近台東市區,那表示到達今天的目的地-都歷派出所不出20公里了。

我先說說為什麼今天的行程在計劃裡刻意排得少,非得住在都歷派出所呢?

因為東海岸在台東市以北的台11線食宿的資源相對少很多,尤其是住宿。但是風景卻頗多迷人之處,所以台東縣警察局成功分局轄下都蘭、都歷、樟原和長濱四所派出所提供了免費露營的服務,可供搭帳篷的營位或許不多,但已經是佛心來的囉,而且對當地觀光的推展也有助益。

不論機遇戰式的找派出所尋求露營的機會或害怕超出預算的民宿,在這兒可是最明確的了,不用擔心被婉拒還得急尋窩身之處。





沿台11線走的是台東市外環道路,我怕離開台東市後7-11就難尋,尤其是快要吃晚餐了,用手機查了查最近的7-11,轉了向就朝目標邁進。


這7-11三越門市的服務人員判斷出我的握便當不是當下吃,還特地用紙袋幫我裝好讓我覺得好窩心。



再度回到台11線。









到了富岡我還是不捨得就這麼一溜煙的穿越,非得停了車爬上堤岸拍個兩張才心滿意足。



誰知進入富岡街上赫然看見7-11,我的握便當就涼了一半。


下午五點鐘,陽光漸漸從東海岸褪去。






都蘭也有7-11?!!! 我是沒有諧音的那種感覺啦,天氣這麼熱便當應該不會冷到難下嚥,有備無患嘛。



到了東河橋距離都歷派出所就不到半個小時了。






東河橋下有個休憩區,要不是天色暗了,景色應該是不錯的。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人工美的景色是可以開車來欣賞的,就不做停留囉。



瞧見都歷派出所了,我從緊繃中放鬆,今天也還能在天黑前到目的地落腳,感覺不錯。

我還左瞧瞧右瞧瞧,猜想是在那椰子樹之間搭帳棚嗎?這麼有fu。



進了派出所才知道其實紮營的位置在派出所後方,一旁就有廁所和浴室還挺方便的。

向員警詢問後得知這附近並沒有便利商店,而員警對飲食就有種受制於人的感覺,因為這小地方選擇少還特別貴,想要擺脫這種情形得跑大老遠到成功鎮大街。

看了我寫下的通訊資料,員警還說他曾在新市附近的國道高速公路單位服務過,當時就住在新市的他對那裏可不陌生,想不到有這淵源。喔,對了,在美和派出所遇到的員警也因為有友人在新市而常往返該地,我心想怎麼會那麼多巧合。



登記好我的資料後,趁著夜色來臨前搭好帳篷,該放進帳篷的先放入,因為入夜後蚊子開始大舉出籠,得減少進出帳篷的次數才行。



到這兒前剛好看到一輛貨車賣著香蕉,這幾天一路騎來從沒看見有賣香蕉,既然看見當然不能錯過的上前問問。一斤35元的芭蕉也還不貴,對我這因踩機車啟動踏板而受傷的右膝是最好的選擇。雖然這幾天完全沒有筋肉緊繃的現象,但在香蕉也能快速補充能量下仍然是騎單車的聖品啊。



做完該做的事之後,等待就寢的當兒,月亮已經是渾圓的掛在東方天空,不過等我架好腳架它又躲進雲層了。這我手持拍攝的好像也還不賴。

- - - - - - - - - - - - - - - - - - -

6/17 天氣晴                                


在東海岸毫無遮蔽的東方海面,還不到六點鐘太陽已在高角度準備示威了。

收拾妥當,原訂今天的目標是到鹽寮一帶,只是在Google Map上端詳了好一會兒,似乎加碼進入花蓮市會比較好,反正再多也不出一小時,專心點兒騎就好(可能嗎?東海岸耶,能專心趕路麼?),加上住宿的選擇也多很多。

至於吃嘛,只要有便利商店都行,我不挑的。



或許比不上海岸風光,左側山嶺的氣勢稍遜,但是讓我想起騎乘在花東縱谷(台9線)肯定有不同的體驗。台灣,要深入認識,還有許多許多。



遠遠的望見三仙台。



晨騎是件舒服的事,這一路台11線是非常寬闊而且車又少,即使有坡也算平緩,可以享受一定車速下迎著涼風的通體舒暢。



看似平靜的大海其實仍在潮汐變化的高潮期間,我很期待遇上奇形怪岩間海水急湧上激起浪花的場景。



遺世獨立在海岸線邊緣的別墅,偶爾來此度假是人生的享受,只是我總想到海嘯發生的可能,真要有能力也不會想擁有。













不到一個小時我就進入了成功鎮大街,這在太陽開始散發熱力前走上一段,既享受晨涼又縮短了部分行程,接著我就可以好整以暇的享用早餐看著人們展開忙碌的一天,真不賴。

雖然和許多車友不同的睡到自然醒就早早的出發,其實對我來說早睡自然早起,即使設定了鬧鈴這幾天卻沒在睡眠中聽到(所以我也是自然醒啦),睡眠的品質不曾稍減,這就是獨自一人的好處吧。

把車停在7-11前,第五天也跑了500公里左右,想說該為鏈條上點油,卻赫然發現鏈條有很明顯的異常,就在距離快扣有一個目的外鏈片翻了出來,這如果再騎個一會兒鏈條就會整個脫落,翻了整個行李我確定打鏈器在出門前的抉擇是被決定要減輕重量,在懊惱中我也只好稍稍把那外鏈片推回去一點,但那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我安慰自己這不算小的城鎮要處理總沒問題吧。

吃早餐的時候還想到幸虧不是昨天在金針山要下山時發生,因為在那兒山勢較陡下山幾乎不用踩踏,反而得全程專注在握煞車把上,你能想像一路滑行到山下7-11時才發現鏈條留在13公里外而要再走上三個小時的金針山上嗎?呃,我不能!!!

而在太麻里要找到鏈條可換也許難度同樣高。這讓我直呼幸運又再次向老天感謝不已。
昨天看到都歷派出所有一大箱工具,所以在用完早餐後也抱著同樣的期望往成功分局去,事後才覺得自己很傻,即便有工具但是打鏈器這東西太特殊會備有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而鏈條就在前往分局的路上宣告正式脫落。

結果也如我所料,只好帶著鏈條依照分局員警提供的指示找腳踏車修理店。還好利用小小的下坡半拖半滑行就在離分局不遠處找到腳踏車店,只見一個六十開外的人蹲在店內正在處理一輛放倒著的腳踏車,看來是老闆沒錯。

我說明我的狀況,並且覺得我的鏈條既然有快扣,要是老闆在忙那麼打鏈器也可以借我,不出五分鐘我就可以搞定。那老闆既不起身來查看,也不針對由他修理報價,一臉像是我來找碴的屎臉,口裡碎碎念他的工具才不借我,說我要是弄壞他靠什麼過活。

我還再提了快扣一次,不提還好,我話還沒說完他又把剛剛念的內容再拿到嘴邊重複了兩次,最後還說:「快扣是什麼?」

因為有點兒急所以我也火了,我是綠巨人?還是鋼鐵人?能把鐵製的打鏈器弄壞?何況做生意的人如果要做成生意就直截了當報價嘛,我會搶你的工具來弄嗎?最後他說了句:「哞立吼郎用啊。」跩得撂話要我找別人弄。

我回他:「就照你說的。」就頭也不回的牽著車走了(連快扣也不知道,我也擔心他的技術能力吶)。過了條街我還不死心,在路邊停好車上網找HiPage搜go!查查腳踏車店,我就不信這麼大的成功鎮沒其他的店。

查完結果我瞪大了眼,只有一家,再核對街道名稱,沒錯,就是剛剛那家,難怪敢這麼囂張。那嘴臉我是不可能回去的,那我就沒辦法了嗎?不見得。

翻出工具包還找不著尖嘴鉗,沒時間也為減輕重量而沒帶心情悶了,所幸還有帶瑞士刀,不太就手的小鉗子也只好將就用吧。所幸平常就熟知我車子各項零件發揮作用,我很清楚只需努力的把外翻的鏈片移回原來的位置,再拿相對比較大的梅花扳手一陣敲敲打打,讓鏈片的孔卡進插銷裡就大功告成啦。

收拾東西時還想回頭刻意騎到他店前晃晃,只是轉念想又何必為了這種人影響我行程的進度呢,算了。

這時候看到馬鞍袋裡還有兩個寶特瓶,心想留一個夠了,反正一路上派出所比7-11還多,只要裝滿一個至少兩個小時內飲水不成問題,就把多的一個拿給7-11回收吧。

結果好巧不巧,最近的7-11就在同一條街和那腳踏車店相對。當我走出7-11時那腳踏車店老闆還抬頭看了看我,我帶著「不是所有人在你惡劣的態度下還只能任你宰割!」的神態輕巧地騎上車,走了。

相信我,我真的不是刻意要向他示威的,呵呵。

這次的狀況讓我更堅定今天一定要到花蓮市,因為我得再買一條鏈條備用,明天就要通過蘇花公路了,絕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了卻沒有備援。

如果單車的變速系統像我的一樣不是那麼百分之百的正常(我的是會跳齒),或者你習慣在低速中換檔頻頻(尤其是變換非常多段),那麼鏈條在長途騎乘中很容易出狀況,這時候打鏈器和備用鏈條就有需要帶著。


再出發已經將近九點,好像有點兒delay,也好像有點兒不順遂、不愉快,但是看到迎向我的這些亮麗的、生氣勃勃的,那些早就像掠過我的風一樣都丟到腦後了。






雖然不去三仙台,但是我還是離開台11線往三仙隧道一旁的岔路走去,我想順這路是往較高的坡爬上去應該有不錯的風景吧。



攀高一點果然有不同視野。



本來路的這端盡頭是附近的高點又是地形最突出的,該是俯瞰三仙台較獨特的位置,可惜那兒有個駐守單位,我只好作罷。



從坡上向北看,在海灣間是平坦的稻田,不同於這幾天所看到的景色。















回望三仙台。






這是石雨傘所處的海岬,根據資料這長達一公里呢。



海水很清澈,海底的石頭清晰可見。








經過海蝕的獨特景觀。



由鏡頭拉近了看。






今天的浪比前幾天又更高了。









某些礁石激起了浪花,只是礁石偏小了些,浪花就沒那麼壯觀,而且波浪的頻率也緩,退回去的浪多半還抵銷湧上來的,所以還得等時機呢。















途經這亭子,我心裡吶喊「多棒的賞景地點啊!」



從亭子望向海邊的景象,也許你會和我有同感。



這兒的礁石體積較大,激起的浪花就有看頭了。



而且因為礁石分布也多,從表面都能看出錯綜的暗流。


沒有嘈雜的人群,還有蔚藍的海岸和近在咫尺的海浪拍岸,在海風陣陣的亭子裡就能欣賞,只可惜早上的事情耗了不少時間,我也只能給自己五分鐘享受。














在綿長的東海岸有不少這種可以遮蔭又可以吹著海風欣賞海景的亭子,頗有幾分峇里島發呆亭的味道,只是這不同於那種不事生產的停滯空間,反而是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細細的靜靜的品味這土地的美。









有些路段也規劃了自行車道。



接近八仙洞中......



八仙洞附近的山勢非常獨特,也堪稱巉岩峭壁吧。



要進入花蓮行政區了,距離花蓮市應該是不遠了。



又長又直的路上連一朵雲的陰影都沒有,陽光穿透稀薄的臭氧層沒濾去多少就這麼直接灑在身上,但是我不以為苦。

六天了,我還有著在遠足的興奮感,我發現在東海岸的路上,不吝惜地喊加油,就從揹著書包的小學生、商店外的原住民大叔、搖下車窗操著娃娃音的女孩或是對向來車翹著大拇指的駕駛他們的口中喊出,他們的熱情讓我踩踏更有力量。

當整個行程結束時,我所獲得的加油聲卻只迴盪在東海岸公路上,或許和西海岸比起來這兒是單車環島必經之路(台9線也是),大夥兒習以為常,也或許西岸同胞比較保守的個性,也許......我不知道。



橫貫台11線的北回歸線。






秀姑巒溪出海口。


橫跨秀姑巒溪的新長虹橋也有自行車道,只是我騎上橋才發現我走在慢車道上(也太隨心所欲了吧),中間的分隔島蠻高的,只好把車靠邊點停,再跑來橋邊瞧瞧。












剛好偏左的岸上有個人,按比例可以知道激起的浪不算小喔。



石梯漁港



有趣的特色標牌,讓我過了頭還是忍不住再回來拍它一張。



漁港內外的海水顏色深淺不同,當然就是深度不同囉。


























和前幾天不一樣,中午了我還在路上騎著,因為從最後看到7-11的台東長濱到這兒已經騎了一個半小時,別說便利商店了,連個小店都沒有。

所幸袋子裡還有昨天買的麵包讓我有恃無恐,而且奇怪的是,我反而在這種天氣下騎得無比順暢,應該是平坦寬闊車又少的道路,風景美麗的海岸線,讓我總是享受多過吃苦,既然能保持愉快的騎乘就捨不得停下來。

當然,還有防曬乳加上齊全的裝備全身包裹做後盾囉。

直到看見個亭子再低頭看看手錶,下午一點了,還是停下來吃點東西休息一下,為下午的行程蓄積能量吧。

吃完東西吹著徐徐海風,想想乾脆躺下來睡個午覺,我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當醒來後又是能量滿格了。

如果西岸也能有這樣的選擇,就不用待在7-11裡了。

從長濱7-11到豐濱7-11長達36.7公里,中間是沒有便利商店的,連一般小店都明顯變少,要補給行動糧食的得稍微注意。
















































每到這種彎我就有種一路衝下海享受清涼的幻想。






我覺得進入花蓮行政區域海邊的礁岩比在台東多且大,所以在花蓮海岸更容易欣賞到浪花。



新機隧道算是此行第一個經過的隧道,只是長度不長,和蘇花公路上的隧道相比沒那麼震撼就是了。






前面既然有隧道了,就表示路要隨山勢起伏(是啊,這不就在眼前了)。嗯,加油囉。



順著公路中間看到個隧道口,我狐疑著,也有著狡黠的想法。



接近隧道,但是隧道前圍著封閉道路的水泥樁。



但是排列不算緊密的水泥樁對單車來說不構成阻礙,只是我還不敢就這麼貿然過去,先看看經過的車是不是在隧道的另一頭出現。

果然這隧道是為了縮短繞行的山路用的,既縮短了爬坡的路,又能享受短暫的蔭涼,而且我還是這看來不久後就通車的芭崎隧道頭幾個用路人咧,精神都為之一振了呢。



當然啦,那只是這段爬坡路的一段而已,但我至少已經保留些力氣好應付後頭更長的坡。




台11線這一路的行車指示牌多半沒標出里程,對我們這些人力交通工具來說利多於弊,因為心中無里程專心踩踏就好,如果想要知道以掌握時間和車速那麼問導航就好。

因為很瞎的是,有些指示牌雖然標出里程,但是在你費力走上20分鐘遇到下一塊指示牌,上頭的里程數竟然還是不變甚至更多,那不是讓人很洩氣嗎!

對我來說,一眼看到的想法不如這樣,目標一,專心穿越隧道;目標二,完成鹽寮前路程;目標三,再完成吉安前路程;目標四,最後抵達花蓮。



越過前一段坡道就是一路平坦,也快要進入花蓮市了。而且抵達花蓮市就表示我的環島行程已經完成一半了。






哇,看見花蓮大橋了,過了橋就是花蓮市。

現在將近五點半,能維持一定車速達成預定目標我覺得還蠻滿意的,而且這時候體力和腿肌狀況也還在行有餘力中,更讓我驕傲的是自力修復的鏈條也走過120多公里了。



雖然時間尚早但是雲層已足以遮去大部分的陽光,所以熱力大減。

既然已經到了花蓮市,這時候有個最優先的目標更甚於找住宿。沒錯,就是找單車零配件店,而且還不能找一般的單車修理店,因為要有我車適合的9速鏈條還得碰運氣呢。

上網查了單車店家的資訊,由於光看店名無法判別是什麼型態的店,所以還是每個都去看看,結果都是失望離開。

再查了稍遠一點的店,我眼睛一亮,有了,火車站附近有家捷安特,那兒肯定有的。

再次查了Google Maps確定方向,只是前往那條街並不是簡簡單單在方正格局的街道中穿梭,在彎來彎去中即使有Google Maps輔助我還是走走停停,等到走到那地址卻發現鐵捲門是關上的,怎麼會這樣?也才六點十多分呀,正要天黑而已。

仔細看看店門旁的營業時間,什麼?只到六點。我心想要不是找路找半天應該還趕得及,難道是天意?不~說什麼也要找到鏈條才行,就是因為明天要過蘇花公路,我不想睡不安枕啊。

重新上網查詢,鎖定了一家雖然有點兒距離但是憑店名應該不是普通修理的店。

就在剛過了火車站前的十字路口,飢腸轆轆的我停了下來思忖著該先吃飯還是先買鏈條,一個人叫住了我,「你一定是環島的」,我抬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原來是個旅館人員要拉攏我住宿,還強調有好幾位環島的車友也入住他們旅社,如此願意降價到600元給我。

因為我決定還是先買到鏈條比較安心,連住宿的順序還排在第三呢,所以我直接表明除非500元一晚否則我要急著去找鏈條了。

那人說不過我,而且500元只是少賺並不賠,終究是一樁生意也就接受了。我倒是有賺到的感覺,因為我住一晚的預算就是不希望超過500元,而且沒有蚊子騷擾,還能舒舒服服的洗個澡吹著冷氣入睡,讚。

結了帳把所有東西放在房間裡就騎上車找鏈條去囉。找到了自行車行,從店外看裏頭牆上掛滿零配件,我就稍稍噓了口氣,進去一問果然有我需要的9速鏈條。

「喔,耶」我不禁在心中吶喊。

就在有備無患加上住宿有著落之下,我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在飯後還特意找剉冰好好地滿足口腹之慾。

多美好的一天啊!

1 則留言:

  1. 可否把我名字改用英文名嗎? Arden 感謝你哩! 照片拍得太好了! I Like It!

    回覆刪除